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重生为牛的玄幻 > 第17章 商业的里程碑(第1页)

第17章 商业的里程碑(第1页)

时光如梭,在山溪的潺潺声和药材的枯荣交替中,悄然滑过了两个春秋。

靠山屯依旧是那个靠山屯,但刘海的家,却早己成为方圆几十里内无人不晓的“首富”。五间砖瓦房修缮得更加气派,院子里铺了青石板,墙角还停着一辆崭新的、引得全村孩子围观的“幸福250”摩托车。这大家伙的轰鸣声,每次都能把全村的狗吓得狂吠半天。

药材种植基地己经扩大到近两百亩,成了村里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支柱。在刘海“区别对待”的规矩下,最早跟着他的那批人,如二狗、根生家,早己翻盖了新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对刘海死心塌地。后来加入的,虽然条件稍逊,但也实实在在改善了生活,提起刘海,无不竖起大拇指。刘海的威望,在靠山屯达到了顶峰,连村长刘老歪见了他,都主动递烟,客气地称呼一声“海子”。

柳秀珠依旧是这个庞大“家族”的定海神针。她气色愈发温润,身上穿着刘海从市里带回来的、时兴的羊毛衫,手腕上那块金色电子表依旧闪着光。她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药材基地的后勤工作也愈发熟练,沉静的笑容里,多了几分女主人的从容。只是夜深人静时,看着身边空着的半边枕头,眼底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刘海越来越忙,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

李秀芳则彻底在市里扎下了根。那个小小的电子表柜台,早己不能满足刘海的野心。在电子表生意稳定后,刘海再次南下深圳,找到了强哥。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电子表。

通过强哥的渠道,他见识到了更多来自南方乃至港澳的新奇玩意——造型各异、戴上就气场十足的墨镜;面料挺括、颜色鲜艳的仿制军大衣和夹克衫;裤腿宽大得像喇叭一样的牛仔裤;还有能把腰身勒得细细的、印着夸张图案的针织衫……

刘海那颗被市场经济激活的心脏再次剧烈跳动。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对穿着打扮的需求正在急剧膨胀!这些带着强烈沿海风潮的商品,在内地绝对是抢手货!

他果断地将电子表赚取的大部分利润,再次投入,从强哥那里进了大批墨镜、时装大衣、喇叭裤和女式针织衫。回到市里,他盘下了商场里相邻的两个柜台,一个继续由李秀芳经营电子表和墨镜,另一个则挂满了琳琅满目的新潮服装。

李秀芳展现了惊人的商业天赋和适应能力。她很快学会了如何向来往的年轻男女推销这些“奇装异服”,如何根据顾客的身材和气质推荐搭配。她自己也穿着时髦的喇叭裤和针织衫,化着淡妆,站在柜台后,本身就是一块活招牌,吸引着无数追求时髦的年轻人。市里的柜台,成了一个小小的时尚风向标,每天的营业额节节攀升。

刘海在市里租的房子,也从一个单间换成了带厨房和小客厅的一室一厅。这里,成了他和李秀芳在喧嚣城市中的小小爱巢。每次刘海从村里过来,或者从南方进货归来,这里都充满了小别胜新婚的甜蜜与激情。李秀芳将这个小家布置得温馨而富有情调,她会做好饭菜等刘海回来,会在他疲惫时给他按摩肩膀,也会在夜深人静时,依偎在他怀里,畅想着未来。她彻底摆脱了山村姑娘的土气,变得自信、干练、风情万种,看向刘海的眼神里,充满了被爱情和事业共同滋养的光彩。

然而,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渠道越来越广,刘海内心的野火也烧得越来越旺。市里的商场柜台,虽然赚钱,但终究格局太小,受制于人。他看着省城方向,那里有更广阔的市场,更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那个在他心底留下清浅印记的倩影——陈静初。

这两年,他和陈静初偶有联系。有时是他去省城进货,顺便去师范大学看她,请她吃顿饭;有时是陈静初放假回家,路过市里,会到他的柜台转转。两人之间保持着一种比朋友亲近、却又未及恋人的微妙关系。陈静初依旧沉静娴雅,但谈论起社会变化和经济现象时,眼神里闪烁着知识女性特有的睿智光芒。她送给刘海几本经济学入门的书籍,刘海虽看得吃力,却如获至宝。她能理解他的野心,偶尔几句点拨,也常让他有茅塞顿开之感。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在刘海心中酝酿成熟——他要去省城,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综合性的商场!

这个想法,遭到了柳秀珠和李秀芳一致的担忧。

“海子,省城不比市里,人生地不熟,投资那么大,万一……”柳秀珠忧心忡忡,她习惯了安稳,害怕失去现有的一切。

“海子哥,咱们在市里不是挺好的吗?生意稳定,风险也小。”李秀芳也劝道,她舍不得现在这种自主经营、与刘海时常见面的状态。

但刘海决心己定。他将这两年积累的所有资金,加上药材基地的部分收益,甚至抵押了部分未来的药材收成,筹集了一笔在当下堪称天文数字的巨款。他要用这笔钱,在省城孤注一掷!

“秀珠姐,秀芳,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省城才是未来的中心!这一步必须走!”刘海的眼神里,是破釜沉舟的决绝,“成了,咱们的家业就能再上一个台阶;败了……大不了我重新上山采药!”

看着他眼中燃烧的火焰,柳秀珠和李秀芳知道,她们的男人,注定是要翱翔于九天之上的雄鹰,她们能做的,只有支持。

接下来的几个月,刘海几乎常驻省城。找场地、谈租金、跑手续、搞装修……每一项都困难重重。他靠着周爱华早年介绍的一点人脉,加上自己舍得花钱、肯低头的劲头,以及前世摸爬滚打锻炼出的韧性和厚脸皮,硬是将一个个难关啃了下来。

终于,在省城一条日渐繁华的商业街尽头,一家名为“时代潮流”的综合商场,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正式开业了!

商场面积不算最大,但装修在当时绝对算新潮。明亮的玻璃橱窗,光洁的水磨石地面,天花板上挂着吊扇和日光灯管。里面分区明确:一边是琳琅满目的服装区,挂满了从南方进来的最新款大衣、夹克、喇叭裤、连衣裙;一边是电子商品区,陈列着各式电子表、计算器,甚至还有几台珍贵的单卡收录机;中间则是一个开放式的柜台,专门销售墨镜、丝巾、发卡等小饰品。

开业当天,人潮涌动。省城百姓对这家充满“广货”风格的新商场充满了好奇,顾客络绎不绝。刘海穿着笔挺的西装(也是南方来的货),站在门口,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豪情万丈。这是他商业帝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块基石!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商场里依旧人流如织。刘海正在服装区巡视,检查货品陈列,忽然听到一个熟悉而清脆的声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