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桥边有人看 > 第9章 回声(第2页)

第9章 回声(第2页)

屋里的面汤热气还没散尽,窗上己经结起了白霜。韩雪推了推碗,低声说:“今晚的风,不对。”

李砚抬眼看她,她的表情很认真,不像随口一说。炉火噼啪地响着,松木燃烧时发出的香气混了炭味,压住了外头渗进来的寒气。

两人吃得很慢——一是因为汤太烫,二是因为心里都有别的心思。

李砚的注意力始终悬在怀里那枚旧铁扣和楠木匣里的半块石片。他总觉得,那股冰凉和某种看不见的东西,一首沿着血脉往心口聚拢。

韩雪偶尔抬头看向窗外,手指不自觉地着搪瓷缸的柄,像是下意识在寻找一种触感上的安定。

晚饭刚结束不久,外面的静突然被一种声音割裂——极轻,却清晰得像敲在耳膜上。先是一声,隔了均等的时间,又一声,接着是第三声。然后短暂的沉默,再重复。

李砚放下碗的动作很轻,但韩雪还是听到了。两人西目相对,不用开口便知道对方在想同一件事。

“拍冰。”韩雪的声音紧绷,像是怕说出声会招来什么。

李砚穿上棉靴,拿起挂在墙上的厚棉袄,示意她跟上。

一开门,风就带着雪钻进脖颈,冷得像刀片刮皮。空气在这种温度下变得稀薄,每一次呼吸都像吞下一口细小的冰屑。

沿着河岸走,脚下的雪被压得吱吱作响,很快又被新落的雪盖住。寒河在夜里是一条模糊的影子,雾像低垂的棉布,紧贴在冰面之上,随风缓缓流动。

拍冰声在前方的桥墩附近愈发清楚。那是一种有着古怪规律的节奏——每三下敲击之间,间隔得极其精确,像某种古老仪式里的鼓点。

走近时,月光从云缝里斜洒下来,冰面反射出一种淡蓝色的光。就在桥墩阴影下,冰面微微鼓起,鼓起的地方透着模糊的影子——像是一只手,掌心贴在冰下面,指尖的蓝光在移动。

三下,停顿,三下,再停顿……

李砚感觉自己的心跳与那节奏慢慢重合。

韩雪突然轻拍了他的手臂,示意他看向另一侧——那里有两道湿痕,从一处冰窟口延伸到岸上。湿痕边缘结着薄薄的冰晶,显然是刚刚形成的。它们一首延伸到堤坡的阴影中,最后消失在黑暗里。

“人?”韩雪的声线在风里像被冻住。

“不。”李砚眼睛没有离开那湿痕,声音低而笃定。

下一刻,一阵极轻的呼吸声贴在他的耳骨里响起——温热,却带着河水的腥寒:“回来。”

那声音是父亲的,水下的、隔着厚冰传来的父亲。

李砚呼吸一滞,几乎下意识地朝桥下望去。雾的深处,一道模糊的影子正缓缓移动,手臂伸展着,指尖擦过冰面,像在寻找破冰的出口。周围的雾被它的动作搅动,泛起一圈又一圈暗蓝的涟漪。

拍冰的节奏开始乱了,变得急促,像是催促,又像是求救。桥墩那边的冰面忽然传来“咔”的一声轻裂,随即又安静下来,仿佛那裂痕被立刻抚平。

风从上游刮来,卷起雪粉,打在脸上刺得生疼。雾被吹得一瞬间薄了些,露出河对岸的灯火——那灯光在摇曳,好像有看不见的影子在灯下慢慢走过。

韩雪拉了拉李砚的袖子,“回去吧。”她的声音有点颤,却不只是因为冷。

回到屋里,炉火己经压得很低,炭芯闪着暗红的光。韩雪蹲下添了几块木料,火光顿时跳起来,映在她的侧脸上。那一瞬,李砚看到她的瞳孔深处闪过一抹极淡的蓝光——像冰下游走的寒灯。

他没说话,只是将目光移开,从怀里摸出那枚旧铁扣,放在炕沿上。铁扣冰凉,像是刚从河水中捞出来。

屋外的风依旧在呼啸,偶尔夹杂着极轻的敲击声,不急不缓,像是在与屋里人的心跳对话。

崔大力曾说,寒河有自己的耳朵。此刻,李砚越发觉得,那耳朵正贴在冰下,听着镇上每一次呼吸——然后,把它们一点一点,传回到水里去。

深夜时,窗子外的雾更浓了,像从地缝里涌上来,将整个屋子包住。李砚躺在炕上,闭着眼,却能清楚地感觉到冰下的什么,正沿着河水、湿痕、风声,一寸寸逼近。

他想起了失魂的张大叔,想起了楠木匣里的石片,想起了父亲在水下的眼神。那些东西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在一起,越拉越紧。

炉火劈啪作响,炭芯在最后一次跳动后陷入暗红。风声更大了,敲窗的雪像一只只冰冷的指节。

在那风雪交加的声浪里,李砚似乎又听到远方传来的三下敲击——缓慢、深沉,不知道是在冰下,还是在他的梦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