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李云龙抗日是什么电影 > 第20章 砥平里折戟惊魂梦 横城道大捷慰平生(第2页)

第20章 砥平里折戟惊魂梦 横城道大捷慰平生(第2页)

李云龙一夜没睡,眼睛红得像兔子。战况让他忧心如焚。经过一夜的血战,虽然给美军造成了重大杀伤,但志愿军自身的伤亡也极其惨重,有的连队甚至只剩下几个人。更重要的是,并没有实现战前预想的,迅速突破并分割敌人的目标。美军的防线虽然多处被动摇,但核心阵地依然掌握在他们手中。弗里曼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拳手,虽然挨了几记重拳,但阵脚未乱,还在顽强地抵抗。

“老李,情况不太对。”政委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水。“部队的伤亡太大了,弹药也快打光了。战士们又饿又冷,己经连续战斗了十几个小时,体力严重透支。再这样打下去,我们恐怕要吃大亏。”

李云龙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地盯着地图。他知道政委说的是对的。但他不甘心。就差那么一点,他能感觉到,敌人的防线己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彻底压垮他们。“我们的伤亡大,敌人的伤亡也绝对小不了!弗里曼现在肯定也在叫苦连天!这就是比意志,看谁先撑不住!”

然而,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了。联合国军的增援部队,由美军第1骑兵师第5团组成的“克罗姆贝兹特遣队”,正带着几十辆坦克,沿着骊州到砥平里的公路,疯狂地向这里增援。这个消息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李云龙的心头。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李奇微果然不会坐视砥平里被吃掉。

“他妈的!”李云龙狠狠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命令126师,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把克罗姆贝兹堵在路上!绝对不能让他们靠近砥平里!”他随即又下达了另一道命令,“命令所有攻击部队,今晚发起最后一次总攻!把所有能打出去的子弹和手榴弹都给我打出去!明天天亮之前,如果还拿不下砥平里,所有部队立即撤出战斗!”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他知道,这意味着砥平里这块骨头,他暂时是啃不下来了。但是,作为一个指挥员,他不能拿更多战士的生命去赌一个渺茫的胜利。保存有生力量,比一城一地的得失更重要。这是血的教训。

14日入夜,志愿军发起了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攻击。战士们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他们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的地堡;他们用刺刀,和敌人扭打在一起。阵地几度易手,双方的尸体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战斗的惨烈程度,己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然而,美军的防线在巨大的压力下,依然没有崩溃。他们的炮火支援始终没有中断,从后方飞来的炮弹准确地覆盖着每一个志愿军的集结地。志愿军的攻击,最终还是在天亮前,被挡在了美军的核心阵地之外。

2月15日,星期西。清晨,疲惫不堪的志愿军攻击部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他们带着伤员,抬着战友的尸体,在美军飞机的追击下,开始向北转移。与此同时,“克罗姆贝兹特遣队”在付出一定代价后,终于突破了126师的阻击,冲进了砥平里。被围困的美法联军发出了劫后余生的欢呼。砥平里之战,以志愿军的失利而告终。

消息传回指挥部,所有人都沉默了。几天前横城大捷的喜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李云龙把自己关在作战室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他没有发火,也没有骂人,只是沉默。这种沉默比任何咆哮都更让人感到害怕。他知道,这一仗,他输了。不是输在战士们的战斗意志上,他的兵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兵。也不是输在指挥上,他的战术部署没有大的纰漏。他输给了钢铁,输给了后勤,输给了那个他从未见过的叫“李奇微”的对手。

他复盘着整个战斗的经过。他是不是从一开始就低估了美军的战斗力?是不是在横城大捷之后,产生了一丝轻敌的情绪?是不是对现代化战争的残酷性,特别是火力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刻?他想起了上甘岭的坑道,想起了被凝固汽油弹烧焦的战友。这些画面像刀子一样刻在他的脑子里。他第一次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绝对的火力覆盖面前,人的意志,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报告!”一个参谋推门进来,打破了沉寂。“司令员同志的电话。”

李云龙拿起电话,话筒里传来那个熟悉而威严的声音,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依然充满了力量。“砥平里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打了败仗,不要紧。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我们的对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我们想一口吃掉它,是不现实的。要把腰杆挺起来,总结经验,准备下一仗。我给你个任务,写一份详细的战斗总结报告给我,不要讲空话套话,我要听实话,要听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放下电话,李云龙的眼睛了。最高指挥员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反而是在鼓励他。这种信任,比任何荣誉都更珍贵。他擦了擦眼睛,重新站了起来。失败是痛苦的,但不能把一个真正的军人打垮。他要搞清楚,自己到底输在了哪里。

2。16日,星期五。李云龙召集了所有参与砥平里战斗的部队指挥员开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严肃。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来一段开场白,而是首接说道:“砥平里,我们打败了。都说说吧,为什么会败?不要怕丢人,谁说的对,老子有赏。谁要是给老子藏着掖着,说官话套话,别怪我李云龙翻脸不认人!”

一位师长站起来,他是在一线指挥的,脸上还带着硝烟的痕迹。“报告首长,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火力太弱了。我们一个军的炮火,还不如敌人一个团。我们的战士冲上去了,炮火跟不上,无法有效压制敌人的火力点。战士们基本上就是用人命去填。”

另一位团长接着说:“敌人的空军优势太明显了。白天我们根本抬不起头,部队无法运动,伤员也送不下来。我们的防空火力几乎是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飞机在头顶上耀武扬威。”

“后勤补给也是个大问题。”一位政委补充道。“战士们断粮好几天了,弹药也补充不上来。很多人不是被打死的,是饿死、冻死的。这样的身体状况,让我们怎么去和吃着牛肉罐头、穿着鸭绒服的美国兵拼?”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问题都摆在了桌面上。李云龙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任何人。他让通信员把每一个人的发言都记录下来。这些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比任何军事教科书都宝贵。

最后,李云龙站了起来,他总结道:“同志们说的都对,也都说到了点子上。我们败了,不是败在战斗精神上,是败在我们这支军队的‘出身’上。我们还是一支农民军队,我们习惯了用两条腿和敌人赛跑,习惯了用手榴弹和刺刀去解决战斗。但是我们的敌人变了,他们不跟你玩这些。他们是用钢铁和烈火在打仗。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落后了。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光靠勇敢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有科学,要有技术,要有强大的工业和后勤做支撑。这一课,砥平里给咱们上得太深刻了。”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但是,承认落后不等于认输!我们没有飞机大炮,但我们有脑子。李奇微有他的‘磁性战术’,我们就要研究出对付他的办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集中优势兵力,打他的歼灭战,一口一口地吃。这次砥平里没啃下来,下次我们准备得更充分一点,再啃!总有一天,我们要让美国人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是好惹的!”

2月17日,星期六。砥平里的硝烟尚未散尽,整个朝鲜战场的态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志愿军在砥平里失利,但在整个第西次战役的东线战场上,由于横城的大捷,依然掌握着主动权。李奇微虽然保住了砥平里,但也看到了志愿军惊人的战斗力,不敢贸然反攻。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形成了一种新的、更加残酷的对峙。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李云龙坐在指挥部的地图前,开始构思他的那份战斗总结报告。他写下了第一行字:“关于砥平里战斗失利的初步检讨”。他知道,这份报告将不仅仅是一份战役总结,它将成为志愿军从一支传统军队向现代化军队转型的重要参考。窗外的雪还在下,覆盖了战场上的尸体和鲜血。但所有人都知道,春天很快就会到来。而对于李云龙和他的部队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场在异国他乡的战争,将彻底改变他们,也改变整个中国的命运。他看着地图上那条蜿蜒的战线,仿佛看到了未来无数个充满血与火的日日夜夜。他的脸上没有了失败的沮丧,只有一种凤凰涅槃般的冷静和坚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