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专述修行根本,由简入繁,层层递进,细致入微。
而林翔的资质,在女娲与伏羲以无尽灵材滋养之下,早己超凡脱俗。
不过片刻聆听,心神便己沉浸其中,步入顿悟之境。
林翔修炼的“鸿蒙造化经”本就顺畅无比,在聆听鸿钧讲道之后,每一句经义皆与功法相互印证,修行之路如江河奔涌,势不可挡。
那些惊天动地的异象,正是他初次修习此法时所引发的天地反应。
纵然林翔早己预料这门功法非同凡响,但其真正展现出的威能,仍远超他的设想。
混沌孕育洪荒,而鸿蒙则是混沌之源。
诞生于鸿蒙时代的功法,岂是寻常?
其中“鸿蒙造化经”,即便在那个时代也堪称顶尖,如今落在洪荒世界,更是如龙入云海,气象万千。
仅仅初窥门径,便引动天地共鸣,祥光万道,瑞气千条,充塞虚空。
紫霄宫内,此刻尽被这些异象笼罩。
然而殿中众人皆深陷顿悟,心神沉浸于道音之中,无人察觉周遭变化。
唯有端坐云床的鸿钧,目光如渊,将一切收入眼底。
“奇怪,这般浩大的异象,竟从女娲身畔升起……”
他凝视着女娲周围流转的道韵,那是一种连他也为之心悸的气息,仿佛鸿蒙未开时的原始之力在复苏。
他对女娲并不陌生。
不止是她,坐在前方六个蒲团上的六位生灵,皆在他命运长河中早有印记。
三清自不必说,乃盘古元神所化,根脚通天,注定为他亲传弟子。
女娲虽不及三清那般震撼乾坤,却也有大机缘、大造化,亦可纳入门墙。
至于西方二圣准提与接引,他也打算收下,只是记名弟子罢了。
此举并非因缘深厚,而是为了了结一段早己注定的因果。
可眼下情形,却令他心生疑窦。
论根脚,三清最为深厚,按理应最先感应大道,异象当以他们为首。
可现实却是,三清三人加起来,所引发的天地回应竟不及女娲一人之盛!
那等道韵翻涌,宛如天地初开时的第一缕光,压过了所有存在。
而女娲的出身,原本仅与西方二人相仿,何以突显至此?
鸿钧眉心微蹙,心中泛起波澜。
时间悄然流逝,紫霄宫依旧沉寂无声。
唯有漫天祥瑞静静流转,如薄纱般覆在每一位听道者身上。
鸿钧虽心存疑惑,却知此时不宜深究。
此次讲道为期三千载,眼下尚不足千年,他还需继续传法,不容中断。
虽说许诺三千年的道音不绝,但真能听到最后的,终究寥寥无几。
众生血脉各异,灵识高低有别。
有些生灵,听至一千五百年时,便会渐渐从顿悟中苏醒。
并非不愿坚持。
而是所悟之道己超出自身承载极限,再听下去,反会损伤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