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将更衣柜的门摔得震天响,吉布森和布鲁克斯低声争论着某个防守回合的失误。
陈逍遥沉默地解开绷带,医用胶布撕扯皮肤的“嘶啦”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我们需要谈谈。”
吉布森突然站起来,高大的身影挡住了陈逍遥面前的灯光,“教练,这种打法行不通。陈在无球端根本——”
“吉布森!”
锡伯杜厉声打断,眼神冰冷,“战术安排是我的工作。你的工作是执行。明白吗?”
他的目光扫过所有人,最后落在陈逍遥身上,语气微妙地缓和下来,“陈,你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巴特勒的成长对球队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陈逍遥缠绷带的手指停顿了一秒,然后继续动作,没有抬头,也没有回答。
更衣室角落里的巴特勒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芝加哥论坛报》的评论区早己炸开了锅:
“看球队老二在底角当个定点射手?”
“去年FMVP是吃了顿饺子吧?一打持久战就原形毕露!”
“管理层赶紧交易,趁他还有价值!”
ESPN的专题节目更是一针见血:“数据不会说谎——当陈逍遥持球时间超过5秒时,公牛每百回合净胜对手8。3分;当他只是接球投篮时,这个数字暴跌至-4。1。
锡伯杜的调整,究竟是战术需要,还是管理层授意的权力过渡?”
最刺耳的质疑来自FOX体育的专栏作家杰森·麦金泰尔:“看看巴特勒的数据吧——场均14。5分,真实命中率54。3%,防守效率联盟前15,他才刚进联盟。
而陈逍遥呢?一个FMVP打出了这样的水平,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
凌晨两点的联合中心,只有保安哈罗德和清洁工玛利亚知道,陈逍遥己经连续七晚独自加练到深夜。
汗水浸透了他的灰色训练背心,急促的喘息在空旷的球馆里回荡。
他一次次地练习着接球急停跳投、无球跑位后的漂移三分、以及被严格限制的背身单打。
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如机器,却少了比赛中的那份果决。
“孩子,你该休息了。”哈罗德递过毛巾,欲言又止,
“那些记者说的屁话别往心里去。我看了二十年球,你是什么水平的球员,我心里有数。”
陈逍遥接过毛巾,低声道谢,眼神却依旧盯着远处的篮筐。
那里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他与曾经的自己。
手机屏幕亮起,是罗斯发来的短信:“明天提前一小时到,我们练挡拆。去他妈的新战术。”
陈逍遥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最终只回了一个字:“好。”
窗外,芝加哥的夜空开始飘起今冬第一场雪。
冰晶无声地附着在球馆外墙上,像一层透明的铠甲,也像某种缓慢滋生的隔阂。
新赛季才刚刚开始,但风城双枪的故事,似乎己经走到了一个微妙的分岔路口。
权杖依旧在,只是握柄上,悄然多了一只来自管理层的手。
而那个曾经在总决赛舞台上与罗斯平分秋色的男人,此刻正站在暴风雪来临前的寂静里,独自咀嚼着被稀释的荣耀与无声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