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顺闯王 > 第36章 精耕细作科学种植(第2页)

第36章 精耕细作科学种植(第2页)

"这得花多少工夫啊?"张三狗感叹道。

"开始是费点事,"马大牛承认,"但后面的管理就方便多了。而且田大人说,这样种植的产量会比传统方法高很多。"

正说着,田丰年走了过来:"张村长,来看我们的试验田?"

"田大人,"张三狗好奇地问,"这种方法真的能提高产量吗?"

"当然能,"田丰年自信地说,"科学种植的核心就是让每一株作物都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张三狗指着田地里的间作区域:"那边为什么要种两种不同的作物?"

田丰年解释了间作套种的原理: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合理搭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同时还能相互促进生长。

"原来如此,"张三狗恍然大悟,"看来种地真的有很多学问。"

"是啊,"马大牛也感慨,"以前我们只知道埋头干活,现在才知道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随着科学种植方法的实施,农耕团的田地管理越来越精细。每块田地都有专人负责,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

李铁柱负责的有机肥制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发酵的有机肥不仅没有异味,而且肥效很好。

"李铁柱,你制作的有机肥质量很高,"田丰年检查了发酵好的肥料后说道,"这样的肥料施到地里,作物一定长得很好。"

李铁柱擦了擦汗水:"田大人,我发现在肥料配制方面,我好像真的有点天赋。"

"是的,你确实有这方面的天赋,"田丰年鼓励道,"要继续发挥下去,说不定将来你能成为肥料制作的专家。"

听到田丰年的话,李铁柱心中充满了自豪。从一个自卑的残疾军人,到现在成为农耕团的技术骨干,这个转变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种植的效果开始显现。农耕团的作物长势明显优于周边农田,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病虫害也很少。

"团长,你看我们的庄稼,"李铁柱兴奋地对马大牛说,"比周围农民种的好太多了!"

马大牛看着茁壮成长的作物,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是啊,同样的土地,差别怎么这么大。"

"这就是科学种植的威力,"田丰年走过来说道,"合理的规划,精细的管理,科学的方法,这些加起来就能创造奇迹。"

消息很快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前来观摩农耕团的科学种植。看到农耕团作物的优异长势,大家都啧啧称奇。

"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土地,怎么差别这么大?"一个农民不解地问。

"这就是方法的差别,"马大牛解释道,"我们用的是科学种植方法。"

"能教教我们吗?"另一个农民恳求道。

马大牛看向田丰年,田丰年点头同意:"当然可以,好的技术就应该大家分享。"

于是,农耕团开始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向周边农民传授科学种植的基本方法。

虽然不能传授所有的核心技术,但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方法还是可以分享的。

"轮作制、间作套种、有机肥制作,这些方法我们都可以学,"田丰年在交流会上说道,"关键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农业生产。"

参加交流会的农民们听得很认真,纷纷记录下关键要点。

张三狗更是积极,每次交流会都来参加:"田大人,这些方法我们回去就试试。"

"好的,"田丰年鼓励道,"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们。"

随着科学种植方法的推广,周边地区的农业水平也开始提升。虽然没有农耕团那样的先进种子和工具,但仅仅是改进种植方法,就让很多农民的产量有所提高。

这让农耕团的声誉更加响亮,被誉为"农业技术的引领者"。

而对李自成来说,农耕团科学种植的成功,为他推进农业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示范。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将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夕阳西下,农耕团的田地里一片生机勃勃。科学种植的作物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茁壮,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