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该这样严惩!"
消息传开,整个西安城的不法分子都老实了。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制造假币。
而与此同时,旧币兑换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次日,辰时。蓝田村兑换点。
张三狗一大早就带着全家的积蓄,赶到了设在村口的兑换点。
"这就是俺攒的钱。"张三狗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各式各样的旧币——有明朝的铜钱,有成色不一的碎银,还有几枚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旧币。
兑换员耐心地一一检验、称重、计算。
"张大哥,您这些旧币成色参差不齐,但总体还算可以。"兑换员说,"按照标准兑换率,您可以兑换三枚大顺银币加五钱银屑。"
张三狗接过那三枚崭新的银币,眼睛都看首了。
"这钱比以前的好看多了!"他翻来覆去地看,"而且拿着也放心,不怕是假的!"
"大哥放心用。"兑换员笑着说,"这银币是朝廷用最好的工艺铸造的,成色标准,重量统一,假币根本仿不出来。"
"太好了,太好了!"张三狗喜滋滋地将银币收好,"有了这新币,俺以后进城买东西就方便多了!"
类似的场景,在西安城内外的二十个兑换点反复上演。
百姓们从最初的疑虑,逐渐变成了认可和欢迎。新币的精美工艺和可靠质量,迅速赢得了民心。
而就在兑换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些外地商人也闻讯赶来。
巳时,东市一家客栈。
山西商人老张带着一队商队,专程从太原赶到西安。他听说大顺铸造了一种新币,质量上乘,特意来一探究竟。
"真有传说的那么好?"老张问客栈老板。
"何止是好!"老板兴奋地说,"您是没见过!那银币精美得跟艺术品一样,成色纯正,重量标准,比咱们这里流通的任何银子都强!"
老张有些将信将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他见过的银币不计其数,有那么神吗?
"我得亲自去看看。"
他来到最近的兑换点,排队兑换了一些大顺银币。
当他拿到那些银币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
精美的工艺,标准的重量,纯正的成色,完美的防伪标识。。。。。。老张做了半辈子生意,从没见过这样的银币。
"这银币的质量,确实比咱们那里的强多了!"老张赞叹道,"如果能在太原也推广这种银币,商业肯定能兴旺起来!"
"这位客官,您是外地来的?"兑换员好奇地问。
"在下山西太原人,听闻大顺铸造新币,特来一观。"老张拱手道,"果然名不虚传!这样的银币,恐怕整个天下都找不出第二种了!"
"那是自然。"兑换员自豪地说,"我们大顺的铸币技术,可是天下第一!"
老张在西安停留了三天,专门调查大顺银币的流通情况。他惊讶地发现,这种新币己经在西安商界获得了广泛认可,许多商户主动要求用新币结算。
"看来大顺是真的要崛起了。"老张喃喃自语,"连货币都能做到这个份上,不简单。。。。。。"
他决定,回太原后要多关注大顺的动向。说不定,将来能在这里找到大的商机。
与此同时,河南、甘肃等地的商人,也陆续涌入西安,争相兑换大顺银币。
新币的影响力,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
月末,申时。大顺金融司统计部。
钱流通看着统计数据,眼中闪过一丝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