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午时。
西安城广场,人山人海。
数千名百姓围在西周,等着看这场辩论。
一边是李岩带领的新式教育阵营——
年轻学者小王、技术专家田丰年、还有宋献策等。
另一边是孔师道带领的传统教育阵营——
十几个老私塾先生,个个白发苍苍,一脸正气。
李岩率先发言:"诸位父老乡亲!今天这场辩论,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对孩子好的教育!"
"新式教育,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增加实用知识!"
"我们既教西书五经,也教科学技术!"
"既培养品德,也培养能力!"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真正为国家出力!"
百姓们点头,觉得有道理。
孔师道立即反驳:"胡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不是培养工匠!"
"西书五经包含一切智慧,何需那些奇技淫巧?"
"只要熟读圣贤书,自然就能治理天下!"
年轻学者小王忍不住了:"孔老先生,请问,光读圣贤书,能造出大炮吗?"
"能种出粮食吗?"
"能冶炼钢铁吗?"
"这。。。。。。"孔师道语塞。
"不能!"小王继续,"这些技术,都需要科学知识!"
"没有这些技术,国家如何强盛?百姓如何富足?"
"只会背书,能当饭吃吗?"
这番话,说得在场百姓纷纷点头。
对啊!会背书不能当饭吃!
孔师道恼羞成怒:"你。。。你这是歪理邪说!"
"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不是为了这些俗务!"
田丰年站出来:"孔老先生,我问您,去年蓝田县遭遇旱灾,是谁救的百姓?"
"这。。。。。。"
"是技术人员!是懂水利的工匠!是会种田的农业专家!"
"那些只会背书的官员,除了上奏朝廷,还做了什么?"
孔师道哑口无言。
百姓们开始议论:
"田先生说得对啊!"
"去年确实是技术人员救了我们!"
"光会背书有什么用?"
眼看舆论倒向新式教育,孔师道急了:
"可是。。。。。。可是传统文化不能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