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样的问题,他忍俊不禁道:“我是没有的,不过你可以去问问陆学林,说不定他见过。”
黄老汉像是终于问到了他,吧嗒吧嗒的抽了两口烟,才笑道:“连主席都没见过,你小子白在北京城里长大了。”
徐东附和着:“可不是……太遗憾了。”
日头正盛,他被晒得蔫蔫的,等牛吃得差不多后,又跟黄老汉一起赶着牛回了养殖场。
途经一片河滩,看着一群在河里玩水的小孩,他都恨不得立马跳进水里跟他们一起玩。
等晚上,晚上他一定要去河里游一圈。
放了一阵子的牛,徐东皮肤都被晒黑了一圈,而陆学林还是白白净净的一个。
有时候徐东也会想,自己是不是亏了,早知道如此,就该让陆学林去放牛,他来养猪的。
只是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像陆学林一样把猪喂得这么好。
之前知青点的人听到陆学林要到养殖场喂猪,大部分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甚至觉得这是村里干部故意埋汰他,让陆学林去喂猪这跟让孙悟空去喂马有什么区别?
本以为他这样的少爷脾气,肯定是不愿干这样的活的。
结果倒好,人家不仅能干,还干得有声有色的。
养殖场旁有一片竹林,徐东和黄老汉把牛赶回来时,陆学林正坐在竹林里的大石头上,吹着口琴。
他吹的是一首名叫《山楂树》的俄罗斯情歌,曲调悠扬,旋律优美,十分抒情。
徐东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这样的曲子了,下乡的知青里恐怕只有陆学林还有这样的小资情调。
也是林岗村自在,坏心眼的人不多,他要是在城里吹这样的曲子,保不齐会被人给抓起来。
徐东将牛群赶进牛棚,跟着口琴声轻轻哼唱。
等到口琴声结束,他才走到陆学林跟前,打趣他:“陆学林,你可真行啊,吹得这么好,别说人了,猪听了都恨不得立马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话音刚落,圈里的猪仔十分配合的哼哼唧唧叫了起来。
陆学林放下口琴:“自己想谈就别拿猪说事。”
徐东没否认:“我倒是想谈,可我跟谁谈去?”
他们这个年纪的,有几个是安安分分的,知青点的男男女女有好多处对象的。
边上的黄老汉听了道:“想谈对象啊,咱村里那么多好姑娘,你看上了哪个?我去给你说媒去。”
徐东长得不差,又能吃苦,这样的后生在村里还是很受欢迎的。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他从城里来的,不算知根知底,也不知道他家是什么情况,就怕跟村里姑娘好上了,以后回城又翻脸无情,不认乡下的老婆孩子。
徐东不知道黄老汉心里的感想,闻言连连摆手道:“我跟他开玩笑呢,大爷您还真信。我这一穷二白的,谈什么对象,可别把人姑娘耽误了。”
兜里没钱,连住的地方都是集体宿舍,徐东哪敢想谈对象的事。
一个人还乐得逍遥自在,两个人就得为柴米油盐发愁,他可不想让喜欢的人跟着自己一起吃苦。
村里人都热情,徐东怕黄老汉自作主张,拉着陆学林当挡箭牌:“喏,陆学林条件好,您可以跟他介绍。”
陆学林面无表情扫了他一眼,对徐东这种拖人下水的做法,实在无语至极。
黄老汉也借此打住了这个话题:“人家小陆哪轮到老汉我来介绍,你们这些知青啊,迟早要回城的,城里啥样姑娘没有,个人大事倒也不用急。”
回城两字是所有知青都期盼着的,可这两字对现在的他们来说,又是那么的遥远。
徐东难得有些惆怅:“陆学林,你说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城啊?”
他问的是什么时候,政策才会有所改变。
可陆学林又哪能给他一个答案。
“你很想回城?”陆学林问他。
黄老汉家里有事,先离开了,看着他慢慢悠悠的背影,徐东说:“林岗村很好,我也不是那么想回城。”
见陆学林明显不信的神情,他收起那份淡淡的惆怅,乐观道:“你不要以为我说的假话,咱俩情况不一样,我在城里的生活还真不如在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