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元帝对他们的求饶充耳不闻,他的脸上只有冷漠和厌恶。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侍卫们赶紧把这些探子带走。
侍卫们立刻遵命行事,他们用布条堵住了探子们的嘴巴,让他们再也无法发出一丝声音。然后,他们像拖死狗一样,将这几个探子朝着宫殿门口拖去。
元帝的目光随后转向了下方的大臣们,他的眼神阴冷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们在他的注视下,不禁浑身战栗,如坠冰窖。
随后,丞相胡如其挺身而出,他身着一袭华丽的朝服,身姿挺拔,面容庄重。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元帝面前,恭敬地行了一个礼,然后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说道:“陛下,国公脱火赤和知院爱足他们从前线归来,带来了重要的军情。据他们所言,贺将军当时果断出击,打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因此,微臣认为陛下无需过度担忧,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派遣信使前往前线,进一步打探详细情况。”
元帝坐在龙椅上,认真倾听着胡如其的禀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元帝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对胡如其的建议表示认可。接着,他抬起手,轻轻一挥,说道:“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由胡爱卿全权处理吧。”
元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胡如其连忙再次躬身行礼,谢恩道:“谢陛下信任,微臣定当不辱使命。”
说完,元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堂内的众臣,最后落在了一旁的太监身上。那太监见状,心知肚明,急忙尖着嗓子高喊:“退朝!”
随着这声高喊,朝堂上的官员们纷纷起身,向元帝行过礼后,有序地退出了殿堂。
丞相胡如其领命之后,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丝毫不敢有半点马虎和懈怠。他迅速召集了手下最得力的信使,并亲自向他们详细交代了任务的关键信息和注意事项。
信使们领命后,立即策马扬鞭,一路风驰电掣,不敢有片刻停歇。
然而,就在信使们刚刚离开和林城没多久,一场意想不到的遭遇发生了。
原来,朱文正早己料到北元会派遣信使前去打探情报,于是他提前派出了一支精锐的小队,在信使必经之路设下了埋伏。
这支小队成员个个身手矫健、身经百战,他们将自己伪装潜伏在道路两旁,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当信使们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时,这小队迅速行动起来,如饿虎扑食般冲向信使。
信使们虽然也是骁勇善战,但面对如此突然的袭击,还是有些措手不及。
尽管他们奋力抵抗,但终究还是敌不过,很快就被这小队制服并擒获。
朱文正得知信使被擒的消息后,心中暗喜。他立刻想出了一条妙计,让人换上信使的衣服,携带一份伪造的情报,继续朝着和林城前进。这份假情报的内容经过精心设计,旨在误导元帝,使其放松对明军的警惕。
与此同时,徐达和朱文正率领的大军正以风卷残云之势朝着和林城逼近。他们行军迅速,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所过之处,尘土飞扬,气势磅礴。
而元军这边,由于收到了那份假情报,误以为明军还被贺宗哲领兵抵挡在贺兰山峡谷那,因此整个北元朝廷都放松下来。
当他们突然发现明军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和林城下时,顿时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元帝在宫中得知明军己至,惊恐万分。他匆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可大臣们此时也是惊慌失措,毫无良策。元帝想着城门外逐渐逼近的明军,心中满是绝望。
就在这时,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说:“陛下,如今敌军兵临城下,硬拼恐难取胜,不如从北面逃跑,以保陛下周全,日后再图东山再起。”元帝听后,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