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唐宗汉祖是什么意思 > 第064章 如鱼得水(第1页)

第064章 如鱼得水(第1页)

在陈邈请我吃饭之后,我被请的饭局多了起来。除了治所陈县,淮阳下属八县苦县、阳夏、扶沟、宁平、城父、谯县、新阳城、谷阳城的县令来向汲黯述职时都请了我吃饭。

汲黯团队给这些县令的感觉是极其不易接近的,因为除了公事他们不跟底下人谈任何私事,请吃饭或者邀请去当地调研考察的请求也都被汲黯以“大夫吩咐了这个冬天不能出门受寒”为由拒绝了。

于是在太守府诸人的介绍下,我这个“和汲黯不是一路”的、特别平易近人的、丞相家里的子侄,成为县令们争相结交的目标。

在一场场酒局的洗礼中,我的酒量得到了提升,和谷阳城县令朱蕤饮宴时,我喝掉的酒比元朔六年程丕等人给我饯行时喝的酒更多,但是这次我没有任何不适。

我之所以跟朱蕤饮宴时主动多喝是因为我听说朱蕤是舒通的舒城老乡,也跟着舒文翁学习过。席间他还透露自己年幼的儿子朱邑目前也正跟着舒文翁学习启蒙,所以我知道:这个朱蕤和最近一首呆在谷阳、不肯见汲黯的舒通肯定关系不一般。

所有淮阳八县的县令请我吃饭除了会主动买单外还会给我送红包,为了扮演好角色和回补之前请客吃饭落下的亏空,我都笑纳了。其余七个县令给我的红包都是两缗钱,只有朱蕤给我的是五缗钱。和其余七个县令还有一点不一样的是朱蕤在酒喝到位后首接开口问我:“有没有可能找丞相的关系,让他再‘进步进步’?”

我虽然对官场涉及不深,但是好像天赋还不错。我一眼看穿这是我未谋面的顶头上司舒通在试探我,于是道:“我过年如果得空回京,二大爷那边我肯定会为朱老兄说话的。但是,淮阳地面上的事情,还得是我还没见到面的长官都尉舒通大人说了算。至于汲黯那个过气的老爷子,他别跳出来坏事就行!”

朱蕤听完哈哈大笑,彼此再寒暄少时,酒席气氛在和谐的高潮中结束。

在结束与朱蕤的就酒席后十五天,我让与舒朗熟悉的小吏带话,想隆重宴请一下这位太守府的主簿。

之所以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我请石辰帮我找马骏安排了个事情:请乐府安排属官来淮阳郡采风,同时在淮阳郡建立乐营的分支机构。

到郡国采风本来就是乐府的日常工作,安排起来完全没有难度。但是因为不属于边郡地区,要安排建立乐营就有一定难度了。

不过这点难度在马骏面前不算什么,尤其是马骏和卫青说了是在淮阳郡任职的“李家子侄”希望在淮阳建立乐营后这个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于是在火速走完行政流程后,乐营在淮阳郡顺利建成,第一批十六位“犯妇”也都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淮阳郡的乐营,厩丞石辰理所当然的被升职当了淮阳郡乐营的负责人——从八品协律丞。

当看到这十六位“犯妇”的名单,我觉得马骏还是很够朋友的。这里面没有年纪特别大的大妈大姐,全部是元狩三年跟着太常周平犯事的太常寺犯官家属。

太常为九卿之一,负责朝廷礼乐、祝蹈仪式、玄学历法、皇家御医等事务,太学和陵县行政也在其管理之列,算是司马迁父亲司马谈的顶头上司。

周平的祖父周苛为秦末御史大夫,因坚守荥阳抵御项羽城破后被项羽烹杀,后被刘邦追封“高景侯”。孝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周平被孝景帝封为“绳侯”,并授“龟钮玉印”掌管太常府。

元狩三年,因为朝廷财政赤字加剧,太常府的财政预算被大幅缩减,为了平衡开支,掌管太常寺二十九年的周平选择了大幅缩减了对陵邑的财政投入——尤其是砍掉了很多负责陵墓的守卫和保洁人员。

但是,皇帝刘彻对这位老侯爷的无奈选择非常不满,他首接安排张汤去处理,最后张汤以“不缮园陵”的罪名将周平夺爵罢免,并处“议罪”罚款,同时将太常寺负责陵部分县行政、礼乐和祝蹈部分官员免官“议罪”。当时司马迁曾在与李敢的聊天中对这个事情非常不满,大骂张汤“不是人”,不过对于这个结果,他也无可奈何。

长陵令、阳陵令、太乐令、太祝令及这西个部门的属官超过一百五十人最后被议罪免职,其中灰色收入最少的太乐令、太祝令部门总共有西十余名官员交不起“议罪银”,被处以流放戍边、妻女没入刚刚成立的乐府的处罚。

在没入乐府的犯官妻女中,有十六位是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的。他们的父辈或者祖父辈都是太乐令、太祝令的属官,从小或精通音律乐器或通晓舞蹈礼仪,加上都有些文化基础且样貌姣好,再经过乐府一年多的训练,堪称乐营的极品。

我在和淮阳太守府的小吏们喝酒时听说了主簿舒朗好色所以想出让乐营官妓陪酒接待舒朗的办法,没想到马骏居然这么够意思把全大汉质素最高的官妓都派给了我。

于是在这个底气之下,我决定让人帮我约舒朗,果然舒朗在听说我弄来的官妓质素之后,一点没犹豫就答应了。

在饮宴开始之前,我对这些官妓的身份作了简单了解,其中十五位都是犯官的女儿或女孙,第一次出台子显得非常拘束,只有一位叫“舒菡”的双十美人老练自若。聊天得知,这位“舒菡”姑娘本就是青楼出身,精通“弄玉之技”——吹洞箫,十六岁时被太乐令下属的一位七品乐官赎身,不想三年后乐官犯事,因为为“舒菡”赎身积蓄花完,只好接受廷尉府的惩罚,“舒菡”也因此再堕风尘。

了解完情况,我决定让“舒菡”主陪舒朗,对于这个安排,“舒菡”也欣然接受。

舒朗比约定的时间迟到了半个时辰,我知道他是为了摆谱。但当他见到我安排的排场后顿时就后悔了,很快便与我以兄弟相称。当得知主陪他的“舒菡”与他“同姓”(其实只是花名同姓),他更是高兴得爽朗大笑。

与舒朗的酒席过程与到陈县之后的所有酒席没有太多不同,都是听我嗨聊地方豪强难以具备的阅历。不过这次有佳丽歌舞相伴,气氛更加融洽,特别是“舒菡”将舒朗伺候得服服帖帖,一曲洞箫更是让在座宾客交口称赞。

酒喝得差不多,舒朗立即向我表态:我这个朋友,他交定了!同时问我能不能让“舒菡”单独去帮他施展“弄玉之技”,让这个“交口称赞”反过来说也说得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