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九零乘风破浪的姐姐格格党 > 第88章 长远发展(第1页)

第88章 长远发展(第1页)

跟社保基金张主任那场“非正式会谈”,比林烨预想的要轻松得多,气氛也挺好。对方没说啥苛刻要求,反倒一个劲夸风尚的模式有前景,对未来规划也很认可,只委婉提了句,希望企业发展快点的同时,多想想员工福利,把合规经营这些事做扎实,多体现点社会责任感。这哪是什么额外负担,分明跟林烨心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想法不谋而合。有了这顶级资本背书,不光手里多了钱,连格局和眼界都跟着往上提了提。

揣着这份更踏实沉静的心思,林烨把目光转回到了公司内部。B轮融资这么成功,黑石又退了场,军心肯定稳了不少,但公司真正能打,还得看每个团队、每个人能不能成长起来,把价值都发挥出来。而他心里头格外惦记的,是那个被他亲手推到新战场上的兄弟——赵小军。

战略投资部的办公室,跟集团总部其他部门比,那风格真是差远了。这儿没有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工位,墙上挂满了各种行业分析图、产业链地图,还有待投项目的思维导图,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讨论的痕迹,空气里混着咖啡香、烟味,还有一股子……既亢奋又有点焦躁的劲儿。

赵小军穿着件皱巴巴的衬衫,头发也乱糟糟的,正跟几个分析师,还有那位从黑石挖来的副总监李明,围着一张堆满资料的长桌吵得厉害。他嗓门还是那么大,但话里己经多了不少“市场规模”“护城河”“退出机制”之类的专业词儿。

“这个做智能仓储系统的‘捷顺达’,技术是有点意思,可客户才三家!就敢喊三千万估值?他们那个创始人,说话没个谱,我瞅着就不靠谱!”赵小军指着其中一份项目计划书,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李明扶了扶眼镜,不慌不忙地反驳:“赵总,早期科技项目,看的就是技术和团队潜力。他们那核心算法,真能把分拣效率提上去15%还多,这正好能解我们供应链事业群的燃眉之急啊。估值能谈,但这个方向,我觉得值得跟进。”

“跟进?拿真金白银去试错?”赵小军下意识摸了摸下巴,这还是他以前琢磨成本时的老习惯。

这当口,他眼角余光瞥见了站在门口的林烨,争论声戛然而止。

“林总。”办公室里的人都赶紧站起身。

林烨笑着摆摆手,走了进来:“没事,你们继续。我就是过来看看。”他随手拿起桌上几份做了重点标记的项目书翻了翻,有做智能仓储的,有搞新型面料研发的,甚至还有个做线下零售数据分析的小团队。

“怎么样,小军?这新战场,还适应不?”林烨看向赵小军,语气挺平和。

赵小军挠了挠头,脸上露出点苦笑,但眼神里没了之前的迷茫和丧气,反倒透着股被挑战激出来的劲儿:“烨子,不,林总……这活儿真他娘的比管仓库累多了!天天看这些吹得天花乱坠的计划书,跟一帮高学历海归吵来吵去,脑子都快炸了。”

他嘴上这么说,语气里却带着股不服输的执拗:“不过,慢慢也摸着点门道了。以前就知道死抠成本,现在得算大账,看长远。李明他们教了我不少,怎么扒开那些漂亮数据看本质,怎么判断一个团队是不是真干事的。”

李明在一旁笑着补充:“赵总学习能力真挺强,而且他对供应链和线下零售的‘感觉’特别准,好多我们靠数据分析才得出来的结论,他凭经验就能闻出不对劲,帮我们避开了好几个坑。”

林烨心里头挺欣慰,他知道,赵小军正在经历一场难熬但必须的蜕变。他不再只是个执行者,正学着怎么当一个判断者、决策者。

机会很快就来了。那个“捷顺达”智能仓储系统的项目,经过几轮激烈的内部讨论,还有更细致的尽职调查,最后还是摆到了该拍板的关口。投委会上,分歧还是挺大。看好的人觉得技术够前沿,是将来建风尚智能物流网络的关键一块;反对的人觉得这团队商业能力不行,风险太高。

赵小军作为项目负责人,做了最后的陈述。他没堆砌那些复杂的财务模型,而是结合自己管了这么多年仓储物流的亲身经历,讲了人工分拣效率有多低,错发漏发招来多少客户投诉、造成多少损失,还有将来订单量再爆涨,仓库可能会瘫痪的风险。

“我知道他们团队有缺点,创始人就是个技术迷,不太会说话。”赵小军看着投委会的人,语气诚恳又有力,“但我们投的不是一家完美的公司,是能解决我们自己痛点的钥匙!他们这技术,能实实在在解决我们仓库现在和将来的大麻烦!这笔账,我觉得值!我愿意立军令状,亲自盯着这个项目,帮他们把技术落地用好!”

他这话说的,带着股老兵特有的实在和魄力,还真打动了不少在场的人。最后,在林烨没表态的默许之下,项目通过了。风尚给“捷顺达”投了一千五百万,占股25%,还签了深度战略合作协议,风尚成了他们技术的首要应用和试验基地。

这是赵小军独立主导做成的第一个投资项目。

几个月后,“捷顺达”的智能分拣系统在风尚华东地区的一个核心仓库成功上线试运行。效果那叫一个显著,分拣效率提了20%,差错率更是降了惊人的85%。这事儿成了,不光让风尚自己的供应链效率大涨,还让“捷顺达”一下子拿下了好几家大型物流公司的订单,估值首接翻了两番。

战略投资部打了场漂亮的开门红,赵小军在整个集团里的声望也跟着上了个新台阶。再也没人觉得他是那个跟不上时代的老兄弟了,人家是凭着实打实的价值和成功案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在一次集团高管月度经营分析会上,林烨正式提议,增补赵小军为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委员。提案全票通过。

会议结束后,赵小军走到林烨身边,一肚子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烨子,我……”

林烨笑着打断他,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啥也别说,小军。欢迎回来。”

这次的回归,跟以前哪次都不一样。赵小军不再是靠着旧日情分占个位置,而是凭着在新岗位上证明了的能力和价值,真正涅槃重生,以一个缺不了的核心决策者身份,回到了风尚的权力中心。

可就在赵小军憋着股劲,想在投资领域大干一场,林烨也为老兄弟的成长打心眼儿里高兴的时候,李明拿着一份刚收到的行业简报,脸色凝重地找到了他们。

“林总,赵总,”李明把简报递给林烨,“刚收到的消息。阿里那边好像要有大动作。他们悄悄注册了一串新域名。而且我们监测到,他们在人才市场上,正大规模、高薪招C2C业务相关的技术和运营人员,动作特别快。”

林烨接过简报,目光快速扫过,眼神一下子变得深邃起来。

淘宝终于要来了吗?他跟马总之间,那场早就料到的“又竞争又合作”的大戏,看样子就要拉开序幕了。这不再是暗地里的小动静,而是明明白白的号角。风尚这艘刚完成内部整合、又有资本加持的大船,马上就要遇上一个同样厉害,而且模式完全不同的对手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