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综武从龙夜舞刀 > 第189章 抽丝剥茧破迷局(第2页)

第189章 抽丝剥茧破迷局(第2页)

他调取了刑部大堂那几日的值班记录、出入登记,以及周边街道巡夜武侯的汇报。

同时,让宙字号(营)暗桩回忆并核实张彪“投案”前后,太师府几个关键人物的具体动向。

很快,一个细微的矛盾浮现了。

刑部记录显示,张彪是在“子时三刻”由巡夜兵丁“发现”并“押解”至刑部的。

但一名安插在太师府外监视的暗桩却回报,就在“子时”左右,曾看到太师府首席幕僚刘文弼的心腹管家,匆忙从侧门离开,方向似乎是往刑部大牢所在的城西而去,约莫半个时辰后才返回。

“子时三刻发现,子时心腹出动。。。。。。”张华昭指尖敲击着桌面,“时间太近了,更像是刘文弼的人先去‘安排’好张彪,再由巡夜兵丁‘恰好’发现,这‘发现’的过程,值得深究!”

他立刻让刘郁芳核对那队“恰好”发现张彪的巡夜兵丁的巡逻路线和排班表。

刘郁芳迅速翻查京兆尹的档案,发现那队兵丁原本的巡逻区域并不包括发现张彪的那条偏僻小巷,他们是“临时”被调岗过去的,调令签署人,是京兆尹衙门的一名功曹,而此人,与赵侍郎有姻亲关系。

“巡逻路线是临时更改的!”刘郁芳指着档案上的记录,“这绝非巧合!”

与此同时,刘郁芳专注于江南商人王老板那边的账目。

她将王老板名下几个空壳商号近半年的流水,与户部登记的正式贸易额度、关税缴纳记录进行交叉比对。

起初,这些账目做得天衣无缝,进项、出项、利润似乎都合情合理。

但刘郁芳心细如发,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几个商号与北方几家商行的交易记录中,丝绸的“单价”在不同批次间有细微波动,这本是正常现象。

然而,当她将单价与同时期苏杭本地丝绸的市价进行对比时,发现王老板的进货价,在某个特定时间段(恰好是构陷案发生前),竟然持续略低于市场均价,而销售价却与市场价持平。

“低价进货,平价卖出?这不符合商人逐利的本性。”刘郁芳敏锐地察觉到异常,“除非。。。。。。这批货的来源有问题,成本极低,甚至是。。。。。。无需成本的赃物?”

她继续深挖,调阅了漕运司那段时间的船只查验记录,发现有几艘标注运粮的漕船,吃水线似乎比满载粮食时要深一些。

她将船只编号与王老板商号货物抵达京城的时间一对比,发现高度吻合!

“货物是夹带在漕船里进来的!”刘郁芳几乎可以肯定,“逃避了关税,所以成本低廉!这就能解释为何能低价进货!但这本身就是走私行为!他们用来栽赃的‘走私品’,竟然真的是走私进来的!真是讽刺!”

张华昭则开始梳理涉案人员的人际关系网。

他让宙字号(营)帮忙调取了所有与刘文弼、赵侍郎、王老板以及那名刑部主事有关联的人员信息,包括他们的门生、故吏、亲属、同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