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村子里摆了流水席,全村老少爷们坐在边吃边聊,气氛热闹极了。
有人一起谈论当年水患的事,“附近三四个庄子都绝了户,土地也都被衙门收回去了,多亏了有东家带着咱们避难,不光活下来日子越过越好。”
“是啊,做过越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能吃饱穿暖有点富余的钱就满足了。
一直吃到傍晚一行人才坐车往回走,临走时全村的老少爷们跟在马车后面,一直送出去七八里地才停下脚步。
他们淳朴的期盼着东家身体康健越来越好,只有他们好了自己才能跟着过上好日子。
晚上到了家,王瑛才拉着陈青岩说起白天在祠堂的事,“你去上香的时候听见什么声音了吗?”
“没有啊。”
王瑛神神秘秘道:“我带着元宝上香的时候,好像听见有人在笑。”
“应当是外头的人在笑吧?”
王瑛摇头,“不是,那笑声就在耳边似的,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陈青岩摸摸他的头安抚道:“没事,那都咱家的老祖宗,估计是看到你和儿子高兴所以才笑起来的。”
“听你这么说我就不怕了。”
王瑛把头靠在他肩膀上道:“咱们这次一走,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回来了,想想还怪舍不得的。”
“那等以后咱们俩老了就回这边住,倒时种上几亩地如何?”
王瑛一听抬起头,“那再好不过了!再养条狗,养只猫官,鸡鸭就不要了,扁毛畜生直肠子吃完拉的哪都是。”
陈青岩听得吃吃的笑起来,两人心里充满了向往。
*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返程的日子了。
五月二十六,风和日丽,宜出行,一家人收拾妥当,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老宅。
得先去一趟县城把三姑她们送回去,脚行的生意离不开人,曹坤把他们送来第二天就回去了。
到了县城也没久留,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继续赶路,临走时王瑛叫来曹坤询问他去府城的事商量的怎么样了。
曹坤道:“我跟脚行的伙计商量的一下,一半人愿意跟我去府城,另一部分不能抛家舍业就留在县城继续经营这个铺子。”
“那等我回去就帮你找铺面。”
“有劳嫂子了!”
王瑛摆摆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什么时候过来提前打声招呼,倒时给你安排住的地方。”
“估摸着七八月份就能过去。”
“行,倒时我们在府城等着你们。”
从县城回去的路就漫长了,期间还赶上几天下雨不得不在驿站停下休息,终于在六月十五赶回家里,一家人都累的不轻。
到了家婆母就病倒了,可能是年纪大加上路上喝的水不干净,上吐下泻着实把王瑛和陈青岩吓得不轻。
叫了郎中来开了好几副药,吃了六七日才把两人治好。
青芸过来照顾了几日,她如今胎像稳了也不吐了,看着比之前圆润了不少。
“我在家跟昌邑念叨好几日了,这次没能跟你们一起回去真是遗憾,还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有机会回去呢。”
王瑛道:“以后总会有机会的,你这肚子有七个月了吧?”
“七个半月了,郎中说是八月份生产。”
算了算日子正好赶上青岩去京都上任,“可惜到时候我们不在家,提前给小外甥备好满月礼。”
青芸打趣道:“那可得准备点像样的,不然我挑你和大哥的理。”
“好你个小妮子,都敢管嫂子要东西了。”
两人笑闹了一会,青芸赶紧告饶,“哎呦,笑的我肚子都快抽筋了,怀着孩子可真难受,一晚上都睡不好觉,左右躺着都不舒坦,平躺压着喘不过气,恨不得赶紧把他生下来就舒坦了。”
王瑛道:“生完更难熬,孩子哭了尿了冷了热了,当了娘亲就惦记得没头了。”
青芸轻抚着肚子,“女人可真神奇,居然能生出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