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直男应该怎么追 > 120130(第3页)

120130(第3页)

“好了,你们都回去早些休息吧,好好准备明日的两场。”

“是!”三人各自回了卧房。

王瑛怕元宝打扰到他休息,提早抱到了婆母的房间,屋里点了安神的熏香,等他梳洗完二人便早早熄了灯睡觉。

一夜无梦,第二天依旧是天不亮,大伙早早起来穿戴好赶去考场。

有过第一天的经验,第二日三人都不太紧张了。

没想到排队进考场的时候,居然有人在身上搜出了抄子,那人当场就吓瘫软了,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求饶,但依旧被吏官拎出了考场。

陈青岩看得心惊肉跳,之前被他刻意遗忘的记忆涌上心头,一时间心乱如麻出了一身的冷汗。

“陈青岩?陈青岩!”

“哎,在,在这!”直到前面考官叫到他名字才反应过来,赶紧上前去准备搜身。

搜的时候陈青岩浑身都在颤抖,官差还以为他心虚,反复搜了半天,确定无误后才准许他进去。

陈青岩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的座位,抬头看了眼前方空着的座位,用手捂住胸口,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可脑袋里的依旧如走马灯一般,不停的重复着他上次被搜出抄子的情景。

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从不敢相信到绝望,跪在地上求饶,最后被官差拖出去……

“作弊、缺德、活该、这回再也考不了了……”

各种难听的声音充斥在耳边,震得他头晕目眩生理性的反胃。

坐在不远处的青淮看出他不对劲,奈何考场中不能喧哗,没办法开口询问。

随着锣声敲响,巡考开始发放今日的卷子。

陈青岩捂着头冷汗涟涟,直到看看卷子上的题目才瞬间清醒过来。

他在干什么?!

这是县试,可能是他此生绝无仅有的一次机会,不好好答题想那些不相干的事做什么?!

自己能重新入考场不容易,若不考出个名堂怎么对得起阿瑛这些年的帮扶,对得起老师的谆谆教诲,对得起自己这些年的努力?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将脑海里那些乱七八糟的记忆归拢好压在一个角落里。不会遗忘这份苦难,只会以此为戒,警示自己别走错路。

再睁开时陈青岩已经没了之前的惊慌和无措,这一刻他彻底完成蜕变。

第122章

今天天气依旧不错,上午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考场内的考生们奋笔疾书,恨不得将毕生所学都书写在试卷上,一举高中。

第三场是考的是策问,策问最早起源于汉代,汉文帝策问贤良。当国家遇上重大灾害或大难时,皇上会将问题写在竹简上,向贤良们请教,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考试形式。

问的内容主要围绕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相当于时事论文。

到了武朝策问基本形成固定的格式,开头是叙述问题,然后解答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策问主要考的是学生对时政的敏感,对天下大事的了解,这也是寒门难出贵子的主要原因所在。

县试姑且不论,考的策问一般比较浅显,稍微斟酌一下就能写出来。

等到了后面的乡试,所考内容涉及天下大事,若没有名师指引且消息闭塞,可能连题目都读不懂。

今日所考的内容是《河防方略》,大概跟冀州这次水患有关,州府特地出了这张卷子。

学子们都亲身经历过这场水患,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亲朋挚友,这种沉痛的感悟让他们下笔愈发深刻,但不少人都偏了题。

题目是河防,许多人全篇痛斥贪官污吏,却丝毫没写如何防止水患的再次发生,这种文章多半要落榜了。

陈青岩沉着片刻,提笔开始书写。

“武和四年春,冀州学生陈青岩谨以河防事叩问天听:

夫黄河者,天下之血脉也。自禹王疏九河,周公画井田,三代以降,未有如本朝河患之剧者。

今观冀州以下,堤坝如鳞,而浊流溃决如故。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