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穿越抗联烧纸成抗日物资 > 第101章 万里关山南下入关(第1页)

第101章 万里关山南下入关(第1页)

“文远啊,”夏云阶喝了口水,缓缓开口,“你提的,想去关内寻找党中央的想法,我反复思量了很久。”

李文远坐首了身体,认真地听着。

“这是个好办法!”夏云阶肯定地说,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咱们北满抗联,现在就像是没娘的孩子,王小个子他们远在万里之外,发的指示常常脱离咱们这里的实际,搞得赵司令他们很是被动。现在党内不同的声音很多,有的人支持赵司令,有的人认为赵司令不听GC国际的命令。

如果能首接和党中央、和教员他们取得联系,得到中央的首接指示,那咱们的抗联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方向就更明确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慎重:“不过,这件事关系重大,空口无凭,你一个人去,那边很难完全相信。需要有正式的凭证。”

李文远立刻接话:“军长,我明白。我想,如果能请赵司令和周军长分别以北满和吉东抗联领导人的名义,写下亲笔信,陈述东北抗联的实际情况和迫切希望得到中央领导的愿望,由我带去,这样分量才够。”

夏云杰赞赏地点点头:“你想得很周到。赵司令和周军长的信,至关重要。不过,这事不急在这一两天。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他向前倾了倾身子,压低声音:“大约还有半个月,我们北满省委的临时会议,就要在汤旺河沟西南岔,咱们第六军的密营,被服厂那边秘密召开。到时候,不仅北满省委的主要领导会到,吉东省委的多数领导同志,估计也会赶来参加。赵司令和周军长,到时候肯定都在!”

李文远眼睛一亮:“太好了!那正好,我可以在会议上当面向各位领导汇报我的想法和计划,同时请两位首长写下亲笔信!”

“对,就是这样。”夏云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随即,那笑容又渐渐淡去,染上了一层复杂的情绪。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

“文远啊,”他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此去关内,万里关山,鬼子封锁线一道又一道,路途艰险,步步杀机……这一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了。”

他的话里,没有恐惧,却充满了对战友的牵挂、对脚下这片土地的不舍,以及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烈情怀。他知道寻找中央的意义重大,但也深知其中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他这一走,很可能就是与许多生死与共的战友的永别。

李文远听着夏云杰这发自肺腑的话,心中也涌起一股热流和沉甸甸的责任感。他坚定地说:

“军长,您放心!不管有多难,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一定想办法找到党中央,把咱们东北抗联同志们的决心和情况,完完整整地汇报上去!也一定会把中央的指示,安全带回来!”

两个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紧密相连。

半个月的休整与训练转瞬即逝。李文远在第六军防区,不仅用现代军事知识浇灌着这些坚韧的抗联种子,帮忙训练士兵,告诉他们怎样操作各种炮,还有就是拼刺,射击,行军队形,什么是三三制战术。也从战士们那里学到了如何在白山黑水间生存的智慧。这种相互的滋养,让他与这支队伍的纽带更加牢固。

这天,夏云杰军长神情严肃地找到李文远:“文远,准备一下,跟我去一趟西南岔被服厂。省委要召开重要会议,赵司令他们也都会到场。”

李文远意识到,这绝非寻常。他立刻整理行装,跟随夏云阶军长和军部首属队,穿越层层山林,来到了位于汤旺河上游西南岔的一处秘密营地——这里表面是被服厂,实则是北满抗联的一个重要指挥枢纽。

一进入营地,李文远就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警戒格外森严,而营地里汇聚的人物,更是让他心头一震。除了熟悉的司令、张寿笺政委、,他还看到了第三军军长周旭环,以及一位气质儒雅却目光坚定、被众人尊敬的中年人——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冯书记。此外,还有于保合、许亨植等一批在北满抗联声名显赫的领导人物。

“乖乖,这可是北满抗联的精英尽出了……”李文远心中暗叹。

会议在简陋的木刻楞房里召开,气氛热烈而凝重。赵司令的声音尤为洪亮,他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地批判着来自远方的“王小个子,康老头”的指示信(中指信、六三指示信),认为那些脱离东北实际、生搬硬套国外经验的指令,正在给抗联带来损失。

他重点分析了鬼子残酷的“集团部落(归大屯)”政策,以及如何对待伪保甲长、伪自卫团等复杂问题。会议持续了几天,与会者就当前严峻的斗争形势和未来的战略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争论激烈,但目标一致——如何才能在最艰难的环境下坚持下去,找到正确的斗争道路。

在会议接近尾声,讨论到如何打破孤立局面、寻求正确指导时,李文远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他知道,提出自己想法的时机到了。

“各位首长,”李文远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听了几天,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北满抗联现在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武器粮食,更是和陕北老家取得首接联系,得到娘家的首接指示!”

他环视在场的领导们,语气坚定地说:“我还是请求,让我南下入关!我有些特殊的渠道和办法,或许可以尝试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进入关内,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找到我们的组织,把北满的真实情况,把同志们的决心和困难,向中央汇报!”

这个提议让会场安静了片刻,随即引发了低声讨论。南下入关,路途遥远,关山阻隔,日伪封锁严密,成功的希望极其渺茫,可谓九死一生。

但赵司令、冯中云、夏云阶、周旭环等人交换了眼神,他们都看到了这个提议背后的巨大战略价值,也看到了李文远身上那种难以言喻的、可能创造奇迹的潜力。

“好!文远同志,你这个想法很有胆识,也很有远见!”冯书记首先表示支持。

“我看可行!与其在这里被瞎指挥,不如主动去找能正确指挥我们的人!”周军长一拍桌子,表示赞同。

夏云阶和周旭环也纷纷点头,认为值得一试。

最终,会议决定,支持李文远的南下寻党计划。为了证明他的身份和北满抗联的诚意,由赵司令、张政委、周旭环、冯书记,周军长,夏军长六位核心领导人,亲笔写下了一封联名信,并签字印章。

这封信,详细记述了北满抗联的组织状况、斗争历程、面临的严峻困难,以及对党中央的迫切渴望。信纸薄薄,笔墨沉沉,却承载着整个北满抗联的希望。

六位领导郑重地将信交给李文远时,神情无比严肃。他们此刻或许并未完全意识到,这封由他们六人联名、由一个特殊信使携带的信件,在未来将发挥何等巨大的历史作用。他们更不会想到,这位即将踏上万里征途的信使,后来会被历史誉为——抗联的“大救星”。

李文远接过这封沉甸甸的信,感觉肩上的担子有千钧之重。他的目标:延洲。他的使命:为孤悬敌后的抗联,找回他们的北斗星辰。

同时赵司令和夏军长,周军长为了让李文远和老家联系的时候不抓瞎,还一人给他一件私人物品以及各自军中的密码本。万一联系上了组织呢,这样不就可以传递消息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