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起身行礼:"不知菩萨有何吩咐?"
"洛阳城外的洛水河神近日托梦给菩萨,说河中有一蛟龙作祟,吞噬往来船只,害了不少百姓性命。"善财童子道,"菩萨知将军忠义,特请将军前去降妖。"
关羽点头道:"为民除害,乃我分内之事。"
跟着善财童子来到洛水岸边,只见河水浑浊,水面上漂浮着些船只的残骸,隐隐有腥气传来。河神化作一个白胡子老头,对着关羽拱手道:"将军可算来了!那蛟龙原是西海龙王的私生子,因犯了天条被贬至此,却不知悔改,日日兴风作浪,害得我这河神都管不住他。"
关羽刚要说话,忽闻河水"哗啦"一声巨响,一条蛟龙从水中钻出,身长数十丈,鳞甲漆黑,口吐人言:"哪里来的野神,敢管你爷爷的闲事?"
关羽见它如此猖狂,怒从心头起,挥舞偃月刀便砍了过去。蛟龙尾巴一甩,掀起巨浪,朝着关羽拍来。关羽纵身跃起,躲过巨浪,一刀劈在蛟龙背上。只听"当"的一声,火星西溅,蛟龙的鳞甲竟毫发无损。
"哈哈哈,就凭你这点本事,还想伤我?"蛟龙得意地大笑,张开血盆大口,喷出一股毒雾。
关羽早有防备,取出葛玄所赠的安神符,往空中一抛,符纸化作一道金光,将毒雾挡在外面。他想起吕洞宾曾说过,蛟龙最怕天雷,于是取出地府令牌,对着天空一晃:"雷公何在?"
令牌在空中化作一道金光,首冲云霄。不多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一道天雷劈了下来,正中蛟龙的头。蛟龙惨叫一声,从空中跌落,摔在岸边。
关羽上前一步,刀架在蛟龙的脖子上:"孽障,你可知罪?"
蛟龙吓得连连求饶:"将军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
河神上前道:"将军,此孽虽恶,却也罪不至死。不如将它锁在洛水深处,让它镇守河道,戴罪立功。"
关羽沉吟片刻,点头道:"也好。但你若再敢作祟,定取你性命!"
蛟龙连忙答应。河神取来一条铁链,将蛟龙锁住,沉入洛水深处。从此以后,洛水再无蛟龙作祟,往来船只平安无事。
百姓们为了感谢关羽,在洛水岸边也建了一座关羽庙,香火与洛阳城中的庙宇不相上下。
这日,关羽正在洛水庙中休息,忽闻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出去一看,只见一群百姓抬着一个担架,担架上躺着个面色苍白的青年,正往庙中走来。为首的老者对着关羽神像磕头道:"关老爷显灵,救救我儿吧!他被毒蛇咬了,郎中都说没救了!"
关羽上前查看,见青年小腿上有两个牙印,伤口周围乌黑,显然是中了剧毒。他想起自己生前在荆州时,曾学过一些解毒的法子,于是对老者道:"取些清水和艾草来。"
老者连忙让人取来。关羽接过艾草,运起神力,将艾草点燃,对着伤口熏烤。同时,他取出地府令牌,往青年身上一按,一股清凉之气流入青年体内,驱散毒素。
不多时,青年脸上渐渐有了血色,呻吟了一声,醒了过来。老者喜极而泣,对着关羽连连磕头:"多谢关老爷救命!多谢关老爷救命!"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跪下,高呼"关老爷显灵"。
关羽看着这些百姓,心中明白,自己的封神之路,不在于天庭的封赏,而在于百姓的认可。只要能护佑百姓,守护忠义,无论身在阳间还是地府,都是值得的。
就在这时,天空中降下一道金光,落在关羽身上。他只觉浑身充满了力量,魂魄更加凝实,锁怨镯上的"忠""义"二字,光芒大盛。
"恭喜将军,功德又进一层。"善财童子的声音在空中响起,"菩萨说,将军护佑忠良,降妖除魔,功德无量,日后必有更大的造化。"
关羽对着天空拱手:"多谢菩萨,多谢童子。"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心中有忠义,身边有百姓的期盼,这便是他前进的动力。
夕阳西下,关羽站在洛水岸边,望着奔腾的河水,心中豪情万丈。他的封神之路,还在继续,而他的故事,也将在百姓的口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