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精神病是什么原理 > 第42章 风暴来临前的正常生活(第1页)

第42章 风暴来临前的正常生活(第1页)

日子在一种刻意维持的平静中流淌。陆长年像一颗被投入深水的石子,表面涟漪散去,沉入水底,仿佛与河床融为一体。他严格遵循着警员的日常,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那些构成城市治安基石的、琐碎却必要的案件中。

周一,上午九点。辖区一家便利店报警,称夜间被撬,损失了一些香烟和现金。陆长年和搭档老李赶到现场。店铺不大,玻璃门锁被破坏,店内一片狼藉。店主是个中年妇女,正红着眼圈清理碎玻璃,嘴里不停咒骂着窃贼。

老李负责安抚店主和询问细节,陆长年则戴上手套,开始勘查现场。他蹲下身,仔细观察被撬坏的门锁痕迹。司汤达综合征让他能清晰地“看到”撬棍插入门缝时留下的金属刮痕的力度和角度,感受到作案者那一瞬间的粗暴与急切。他目光扫过地面,在散落的商品和碎玻璃中,发现了一小片不属于店内的、沾着油污的蓝色纤维。

“老板,最近有没有看到附近有穿着蓝色工装、身上可能沾着机油的人闲逛?”陆长年拿起证物袋,小心地将纤维收起,语气平静地问。

店主擦了擦眼角,努力回想:“蓝色工装……好像……对面街那个修车铺的小工,前几天是穿了个蓝褂子,脏兮兮的。”

陆长年与老李对视一眼。他们去了对面的修车铺。那个小工正在给一辆车换机油,看到警察,眼神有些闪烁。陆长年的弗雷格利综合征捕捉到他脸上那一闪而过的、与平时憨厚形象不符的紧张重叠。他没有首接质问,而是绕着车子走了一圈,状似无意地看了看小工放在工具箱上的手套,又瞥了一眼他裤腿上不易察觉的、与便利店地面灰尘相似的污渍。

“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你在哪儿?”老李例行公事地问。

小工支支吾吾,说自己在宿舍睡觉。

陆长年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看着他,目光仿佛能穿透那层故作镇定的外壳。科塔尔的抽离感让他能冷静地分析对方肌肉的细微颤抖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几分钟后,在无形的压力下,小工的心理防线崩溃,承认了因为赌债一时糊涂,撬了便利店。

回去的路上,老李拍了拍陆长年的肩膀:“小陆,眼神可以啊,那小子一看就不对劲。”

陆长年淡淡一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有他知道,那不仅仅是经验,更是多种“工具”协同扫描下的精准判断。

周三,下午。一起邻里纠纷。楼上住户装修,噪音和震动惹恼了楼下有心脏病的独居老人。双方在楼道里吵得不可开交。陆长年赶到时,老人气得脸色发白,楼上装修的工人则一脸不耐烦。

调解这类事情需要极大的耐心。陆长年先将老人扶回屋内,倒上温水,安抚其情绪。科塔尔的低语在耳边响起:“无意义的争吵,消耗着有限的生命……”他利用这种抽离,不被双方激烈的情绪带偏。然后,他找到装修负责人,没有指责,而是冷静地出示了相关噪音管理法规,明确了施工时间和降噪要求。同时,他也理解装修的进度压力,建议他们可以采取一些隔音垫等措施,并主动提出可以帮忙与物业沟通,看是否能临时调整一下大型器械的使用时间。

他的态度不偏不倚,既有原则性,又带着解决问题的诚意。最终,双方勉强达成了协议。离开时,那位老人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感谢的话。陆长年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异己手在身侧微微动了一下,似乎对这种纯粹的情感流露有些不适。

周五,上午。队里接到线报,一个多次入室盗窃的惯犯可能藏匿在城西一片待拆迁的平房区。陆长年参与了抓捕行动。那片区域地形复杂,巷道纵横。他和几名同事分头搜索。

他独自进入一条狭窄的死胡同,空气中弥漫着垃圾腐败的气味。弗雷格利的雷达高度警觉,扫描着两侧破败房屋的任何动静。突然,异己手传来一阵微弱的刺痛感,指向胡同尽头一个堆满杂物的角落。

他放缓脚步,手按在配枪上,低喝道:“出来!”

杂物堆后一阵窸窣,一个瘦小的身影哆哆嗦嗦地举着手站了起来,正是那个惯犯。

押解犯人回警局的车上,同事好奇地问:“陆哥,你怎么知道他就躲在那堆破烂后面?我差点就错过了。”

陆长年看着窗外,随口道:“感觉那边不太对劲。”他无法解释那只手的预警。

这些日常的案件,如同溪流中的鹅卵石,磨砺着他的职业能力,也为他提供了绝佳的伪装。他表现得就像一个敬业、敏锐但并无太多特殊之处的刑警。只有在他独自一人,处理那些与“符号群体”可能相关的、零星的、跨区的案件通报时,他眼底才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专注。

他会将那些涉及“抽象图案卡片”、“青少年异常行为”、“来源不明致幻剂”的信息默默记下,与自己己知的线索进行交叉比对。他发现,这类事件的报告频率似乎在缓慢增加,分布范围也不再局限于邻市,开始向周边区域扩散。这像是一种无声的渗透,让他心中的那根弦越绷越紧。

下班后,他依旧保持着固定的路线——超市,回家,训练,阅读。他甚至在阳台养了几盆绿萝,每天按时浇水,看着它们抽出嫩绿的新叶。这种极致的规律性,本身就像一种无声的宣告:我就在这里,过着最普通的生活。

然而,在夜深人静时,当他结束冥想,准备入睡前,总会下意识地看一眼那个藏着备用手机的书架方向。

风暴前的平静,能持续多久?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必须像处理那些日常案件一样,耐心、冷静、一丝不苟地,等待下去。并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不断磨砺着自己那些非常规的“工具”,等待着在关键时刻,给予目标致命一击。

它们在这些琐碎而真实的日常中,被磨砺得更加顺手,更加隐蔽,如同藏于鞘中的利刃,不见锋芒,却寒意内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