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白色T恤的小伙子正蒙着眼,手伸进木盒里摸索,嘴里念叨着,“圆的,滑滑的,是苹果吗?”
工作人员笑着摇头:“不对哦,再猜猜。”
小伙子急得抓耳挠腮,隐在摊位后的男鬼兄弟见状,悄悄用鬼气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腕,引导他摸到盒子里道具的纹路。
那是个雕刻着莲花的玉佩模型。
小伙子顺着灵力的指引,指尖摸到了莲花的纹路,眼睛一亮:“是玉佩!雕刻着花的玉佩!”
工作人员笑着递给他一个小兔子形状的灯笼:“答对啦,送给你。”
小伙子拿着灯笼,兴奋地对着空气说了句“谢谢”,便蹦蹦跳跳地去找同伴了。
兄弟俩在摊位后相视一笑,眼底满是善意。
分享区里,折叠椅己经摆得整整齐齐,不少游客捧着从休息区取来的桂花糕和酸梅汤,坐在一起小声聊天。
工作人员穿一身青色长袍,手里拿着话筒,笑着走上台:“欢迎大家来参加鬼故事分享会,我们今天不讲惊悚的,只讲那些藏着思念、带着温度的故事。”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一阵掌声。
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女生率先举手,站起来时,声音还有些哽咽:“我想讲我奶奶的故事。她生前总说,中元节的月亮是最亮的,因为那是先人们在天上看着我们。去年她走了,今天我来挂祈福卡的时候,抬头就看到月亮出来了,特别亮,我知道,那是奶奶在跟我打招呼呢。”
她说着,眼泪掉了下来,台下不少人跟着红了眼眶,有个阿姨递了张纸巾给她,轻声说:“你奶奶肯定在看着你呢,她也一定知道你在想她。”
坐在后排的一对老夫妻,也慢慢举起了手。
老爷爷扶着老奶奶的手,慢慢站起来:“我想跟大家说说我和我老伴的故事。我们年轻的时候,中元节总一起去河边放河灯,她总说要写两张河灯,一张写给她爸妈,一张写给我们的未来。后来她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忘了很多事,却还记得中元节要放河灯。今天我们来这里,就是想一起写张祈福卡,愿她能慢慢记起我们的日子。”
老奶奶握着老爷爷的手,虽然眼神有些迷茫,却轻轻点了点头,嘴里念叨着“河灯,写河灯”。
台下的游客们都安静下来,有人悄悄擦了擦眼角,等老爷爷坐下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休息区里,长条桌上摆满了各式茶点,桂花糕叠和各种小零食摆放得整整齐齐,酸梅汤在瓷碗里冒着淡淡的热气,绿豆沙的清香飘在空气里。
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喝着温热的绿豆沙,一边聊着年轻时的中元节。
一位老爷爷笑着说,“以前我们小时候,中元节都要跟大人去田里拔毛豆,晚上回家煮毛豆吃,还能跟着放河灯。”
另一位老奶奶跟着点头:“是啊,那时候的河灯都是自己做的,用彩纸糊个小灯笼,里面点根蜡烛,放到河里,看着它飘远,心里可踏实了。”
正说着,一位老奶奶不小心碰倒了手边的茶杯,茶水眼看就要洒到身上,隐在窗台边的小鬼立刻用鬼气接住茶杯,轻轻放回桌上。
老奶奶低头看到稳稳当当的茶杯,先是一愣,随即笑着嘀咕,“年纪大咯,手都不稳了”。
不远处,几个孩子围着桌子,正抢着吃桂花糕。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脸上沾了点糕粉。
她指着桂花糕对旁边的小男孩说:“这个好吃,甜甜的,有花的香味。”
小男孩咽了咽口水,小姑娘便掰了一半给他:“给你吃,我们一起吃。”
两个孩子坐在椅子上,你一口我一口地吃着,笑得格外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