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山河日月讲的是什么 > 遇 刺(第3页)

遇 刺(第3页)

这是他的回答。

再往下了问,就说与前明反贼有关。

这个答案很是冠冕堂皇,所有质疑的人一下子都没声了,就算有人敢提出反对,那么不小心将反贼放了出去,责任谁担?

胤禩想到的却不是这一层。

太子做这些事情,本也不关他的事,但是四阿哥胤禛却在他那里。

无论太子做了什么,以他所知的记忆,康熙绝不可能一去不返。

那么当康熙回来的时候,看见京城的异动,看见四阿哥与太子殿下在一起,他会怎么想?

别人也许不清楚,他却再了解不过,这位皇阿玛,也许英明强势,却也有着所有帝王都有的通病——多疑。

汉武帝仅仅因为多疑,就逼死自己的儿子与皇后,结缡数十年的感情,还比不过别人一句谗言。

康熙,自然也不遑多让。

到时候,只怕受到怀疑的,就是胤禛了吧。

尽管他被软禁的原因,有待商榷,但是当意图谋反的帽子扣下来时,初衷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胤禩微微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天际。

天气并不晴朗,甚至还有些阴霾,乌云聚集在京城上空,缓缓盘绕着,如同此时此刻的局势,晦暗不清。

之前他已经做了那么多,不去救,别人也不能苛责他。

但是如果一贯低调的胤禛,早早便被他们的皇阿玛疑上,那么往后,他还能去争夺那个位置吗,还会有二十五年后的雍正皇帝吗?

如此一来,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有希望了?

这个念头毕竟只在脑海中盘旋了片刻便消弭无踪,他这辈子,不是去争那把椅子的。

争到手了,又有什么意思?

像他四哥那样,日日防着政敌,打压兄弟,每日批阅奏折到深夜?

胤禩苦笑,他发现自己的脚步,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向永和宫迈去。

也许,他不过是想找个理由,承认那个人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已经很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早啦,俺是好孩子,所以晚上木有了,嘿嘿,老8你终于慢慢开窍了。

下面来说说德妃和老4的关系。弥音。购买

上一章出来,大家争议有点大,其实俺很喜欢这样的讨论,说明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气氛才热烈,所以我先说说文中这么写的目的。

德妃作为皇帝的老妈,史料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但是母子不和这种东西,是皇帝所避讳的,正史上我们所看到的,雍正登基,德妃不受尊号,是已经闹得很大了,才会记录下来,那么在那之前,必然有无数种矛盾的积累,才会达到爆发的时刻。

康熙死了,老4登基,这个时候换了任何一个人,也知道儿子才是最大的依靠,何况儿子还是皇帝,如果德妃够精明理智,就算她心里还偏爱小儿子,也会作出一副慈爱的模样,等待时机,说点好话,再让老4把14召回来,何况自己已经成了天下至尊的皇太后。

可是她不,她非要闹僵,拒绝尊号,雍正劝不动,直到众大臣轮番去说才答应,虽然她这是不满雍正没把14召回来,可是落在皇帝心里会怎么想,落在其他人眼里会怎么想?(老4:你既然不给我面子,我干嘛还要给你面子?)

德妃这个行为,实在有欠考虑,不够理智冷静,这也直接激发了雍正恼羞成怒,母子关系,甚至兄弟关系更加恶劣。

还有一个疑点,德妃是在雍正元年去世的,而且是暴病而亡。之前并没有关于德妃身体不好的记载,而且她在康熙20年就封妃,又给康熙生了3子3女,身体素质必定比较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康熙20年之后她过得也比较顺心,这个暴病就惹人疑窦了。

当然咱不是捕风捉影,只是稍加分析,嘿嘿。

雍正元年母子俩先是爆发了那么大的冲突,闹得满朝皆知,接下来就是德妃暴病而亡,其中大概是半年左右。

从以上事件来看,德妃不是那种不敢当众跟儿子撕破脸的人,而母子俩的关系很僵,跟两人性格相似也有极大关系。

镜头转回来,当时老4跪在永和宫外,德妃必定是已经审问过的了,而老4又默认了,所以德妃才会那么气,一个亲生母亲让儿子跪在外头,并且把他交给太子处置,并没有过激的行为,对于两人原本就疏远冷淡的关系来说,这已经是贤惠大度的作风,所以这里俺已经是设定德妃手下留情了,并没有让她对老4说更什么狠的话。

老4或许心里会不满,但是却不能说德妃做错了。

SO,我觉得这个设定是比较合理的。

当然也欢迎不同的讨论O(∩_∩)O哈哈~

PS。当年孝庄也是不受尊号,但情况跟德妃不同,这里就不作比较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