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给你准备好吃的,在家等着您!”
朱闲留不住朱元璋,只能送他到大路边。
怎么觉得,咱爹像是个来串门的,城里才是他的家?
看着老朱的背影,朱闲有点舍不得,只觉得老爹是个妙人。
朱元璋同样有点舍不得,觉得朱闲实在是妙。
“去查查朱闲,越详细越好。”
四下无人,朱元璋却突然说了声。
等到他和李善长缓缓进了应天城,一份详细的资料,送到了朱元璋手中。
也不复杂,正如朱闲刚才表现出来的。
应天城外的一个小地主。
他爹五年前投军,原本打算这几天回来,却在路上遭劫,尸骨无存。
县衙判定失踪,已经上报给了都司,都司确认了身份,又判定了身亡。
抚恤金正在批准的路上。
通报还没来得及发到应天城这边,没有通知朱闲。
“可怜的孩子!”
在朱元璋眼里,朱闲和他的儿子一般年纪,也还是个孩子。
“咱儿子的命,咋就那么苦啊!”
“李善长,你去处理一下,把报告拦截下来,以后咱就是他爹!”
“这事儿,只能你我二人知晓。”
“遵命!”
李善长这次是真跪了,给朱元璋磕了三个头。
陛下口中的这事儿,到底是朱闲,还是胡惟庸,就只能靠李善长的悟性。
从中午到现在,李善长的汗早已经把衣裳全都给打湿了。
只能说,捡回了一条老命!
朱闲这边也没闲着,送走朱元璋,他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种地,他是认真的。
在他的小院后面,有一块朱闲亲自耕种,精心照料的小田。
这里面,是当初朱闲带过来的食材,尚能种在地里的。
也多亏当时他买的蔬果多,有一些能勉强当种子种在田里。
以后能不能在大明发达,可全都指望这块田了!
万万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