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心慈道人 > 第 68章 俩老将闲聊奶娃子 小小孩安排见习生(第4页)

第 68章 俩老将闲聊奶娃子 小小孩安排见习生(第4页)

这机器能成,效率比用手搓丝要快了何止百倍,而且还粗细均匀质量有保证。

看着师傅们用一块块的木板,把那挤压出来的丝条平放在木板上,端到院子中间的太阳底下去晒,大少用手指摸了摸那些细细的丝条,感觉和面条也差不多。

六月的太阳,那真的是火辣辣的,还没用到半个小时,那晒着的丝条便已经干了大半。只见几个妇人从屋子里抬出了一个木制的工具。

把那木板上已经快要干透的丝条,收拾成一捆一捆的放到那个工具的一个卡槽里,在那卡槽的上面压了一根木条,卡槽的后面还有一根圆圆的棍子顶着里面的丝条。

在那工具的下方还放了一个大大的簸箕,一个年轻的妇人在后面顶着那根圆棍,一个年龄稍长的妇人拿着一把明亮的刀开始切片。

秦一鸣介绍:“这个工具是俺们以前做烟花炮竹的时候,用来切一些特殊烟花药的,原本以为这些工具以后都用不上了,没想到今天还能用上。”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他就是快,四百斤火药,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做完。再加上太阳实在是太厉害,只晒半干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

切片之后,再次抬到太阳底下去晒了不到一个小时,竟然就晒得透透了,再次复称,火药还是四百斤,那四斤糖不知跑哪去了。

重新装桶封盖,全部工序完成。还以为最少需要两天工时,只用了四个小时就全部完成了。

火药重新装了车,大少这才想起加工纸筒的事:“秦管事,我让你做的那纸筒你做了多少?我差点忘了要问了纸筒的事。”

“那个107的做了大半。那个70的全部都做完了。”

“那这样吧,你把这两种型号一样给我拿十个,我带走。其他的先放在这里,你再重新做十个补上去就行。”

六月二十五日,从天津过来的那几百学生的家长,终于是在学校里同自已的孩子见了面。至于见面的过程,大少爷哪里有时间去过问。

只是提前告诉了程大龙,让他把这些家长们先临时安排在两处原来的土屋村里休养,准备等到那白翎岛拿下来之后,把这些人都运到白翎岛上去,只要有这些学生在,这些家长,那就是自已铁杆的百姓……

六月二十六日凌晨,在经过六天的积极准备,在与三百老兵为骨干,一百二十名新兵为助手。

宋玉成,曹金虎,古不知,种花敬德和种花叔宝,种花无疆,沈有容,袁可立的老亲兵为督军,沈有容为总指挥的剿匪团队。

在静悄悄的凌晨,准备登船起锚。码头上程大龙带着程风在这里送行,临行前程风把一只望远镜递给了沈有容:“老爷子,这只千里镜是我自已用的,今天我就把它送给你老人家了。”

沈有容毫不客气的接过程风递过来的这只千里镜:“老夫就听那毛文龙说你送了他一只千里镜,老夫还以为你不愿意送给老夫。”

程风嘿嘿笑着把脑袋靠近沈有容:“给毛大帅的那支可没有这支好,大帅的那支是四口倍的,这支可是八倍的,看来距离比毛大帅那支要远一倍。”

沈有容听自已这支比毛文龙那支要好,脸上都笑出了花,摸摸程风的脑袋:“算你小子有良心,也不枉老夫对你这么好。”

程风肉嘟嘟的小脸上笑容可掬,明目张胆的拍着马屁:“那是必须的,爷爷可是我心目中了不起的大英雄。

不过老爷子,咱们这次出去主要是练兵,不是去拼命,如果是有异常,不可为就不为,一切以安全为主,估摸着打不过咱就跑,下次准备充足了咱再去就是。

如果真的成了,剿灭那些土匪时也一定要注意,特别叮嘱那些老兵油子,让他们不要乱杀无辜,不要抢劫百姓。

更不要去伤害别的女子,不管是敌人的还是百姓,都不要去伤害,咱还想占着那岛种地呢,千万不能把人得罪死了。这是我的底线,告诫他们万万莫要来触碰。”

沈有容轻轻摸了摸程风的头,叹息了一声:“唉!你小子就是心太善太软了,注定了你这一辈子自已都带不了兵。放心吧,爷爷会盯着他们的,谁要敢乱杀无辜,爷爷会执行军法的。”

……

东方刚发鱼肚白,六条船悄无声息的驶离了马兰湾码头,飞翼帆的鸟船打头,两条新造福船断后,一行六船,离港之后,转向正东偏北五度,扬起满帆,向着黄海的深处驶去。

送走了船队,大少安下心来,回到家一觉竟然睡到了正午,连给老师请安的事都给忘了。要不是程王氏在家里守着,定然是连午饭都要被错过。

看着已经有些胖的娘亲,程风心里还是内疚,自打从天津回来,天天在学校里混吃混喝,好像还没有跟自已娘亲一起吃过饭,自已作为儿子真的很失职啊。

万一娘亲给自已添上一个小弟弟,那自已还不得失宠,来自母亲的爱岂不是要少了很多。这会儿大少的私心开始作祟,竟然在暗暗祈祷着给自已添一个妹妹,千万别是弟弟。

还好,大少虽然是越长越像一个真正的小孩,童心也越来越重,前世记忆的影响已经接近虚无,只要不是有关技术的问题,如不是遇到特殊事件的引导,都不会想起自已还有一段为人知的经历。

虽然童心未泯,但是骨子里还知道自已是有一些不同于别人的责任,想天天围着自已老娘的腿肚子打转,那是不可能的。

陪着自家老娘吃了一顿饭,大少又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了,他要抓紧时间去搞自已的大杀器。回到学校的实验室拿了两张图纸,小羊鞕一扬,先去找吴正。

琉璃厂,吴正,刘永寿,还有那个瓷器师傅陶三约正在用程风要求的新工艺在制作镜片,特别是要求在凸透镜片上带刻度的新工艺,由于工艺还不熟悉,再加上这样的工艺技术要求难度太大,成功率实在是不高。

虽然加工的难度增大了,做一百片都难得有一片达到工艺要求。但是做出来的镜片,那透光度确实比以前的铅玻璃好的不是一星半点,要不是因为制作刻度的难度实在是太大,那成功率绝对是嘎嘎的高。

那些不要求增加刻录的凸透镜片凹透镜片,也就用了几天的时间,各种规格的就做了三百套。可像这种加做刻度的,一百片做出来也难得有一片看着达标的。

以至于反复的制作四五天的时间,也就做了六套达标的,还都是那种大口径32倍的。小口径32倍的,竟然一片达标的都没有。

倒是那种三角形的,不知干嘛用的玻璃片成功率奇高,基本上十片能达标五片,成功率竟然有一半。少爷要的一百对,只用了半天的时间,竟然轻轻松松的就完成了。

可惜的就是和这种三角形玻璃片搭配的小口径32倍凸透镜片,是一片都没有。

不好意思,没写完,先发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