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国营企业的重要性 > 第13章 新的机遇(第1页)

第13章 新的机遇(第1页)

电子管厂的销路问题解决了之后,周龙啸又开始蕴酿新的计画。

五月份的时候,周龙啸把总工周为民叫到了办公室。

“大周,你找我?”

“周工啊,你来,我有个事情想跟你商量看看。”

周为民坐到了办公桌前,不经意地推了下眼睛,看向周龙啸。

“怎么了?”

“半导体晶体管这个东西,你了解得多不多?”周龙啸直接地问道。

周为民一愣,半导体技术五十年代初各国刚刚开始发展,还属于新技术,他作为技术总工也只了解一点。

“我了解过一些。”

“你觉得怎么样?”

周为民想了想,一脸严肃地说道:“我觉得前景非常大。”

“说说看。”

“这种使用半导体技术制造出来的晶体管更加小巧,耗电量更低,使用寿命也更长。应该说方方面面的性能都要超过电子管。”

周龙啸点点头,似乎确认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他看向周为民接着说道:“怎么样,我们能不能也搞一搞?”

周为民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可以尝试,但应该说难度很大,这个东西其他国家也刚刚开始发展不久,很多技术还不够成熟。苏联也只生产了几年。距离能大批量生产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

(工业产品能制造出来和能大批量生产不是一回事,中间往往隔着漫长的技术突破。)

周龙啸点了点头:“是啊,我在苏联的时候也看到他们刚刚开始搞这个东西,很多关键问题也都没有解决。”

周为民想了想说道:“是上面有什么任务吗?”

周龙啸一摆手:“哦,这个到没有。但是去年的时候,周总理在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时,把半导体技术列为了重点,就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导弹和原子弹。这个东西以后对我国的电子工业恐怕会非常关键。如果它的生产技术成熟了,恐怕全面取代电子管也不是不可能。”

(晶体管对电子管的替代革命大概发生在20年之后,大部分用到电子管的领域都被晶体管所取代。)

周为民明白了周龙啸的意思,他是想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电子管厂本来就是军工单位,生产的东西用在国防军工,对科技的发展不能不敏感。

其实周为民作为技术总工也想搞一搞半导体器件,搞技术的没有不想研究最新技术的。但是正如他所说,难度会非常大。

首先,就是他们的这个想法并不是国家下达的任务,不属于国家下达的任务也就意味着他们很难申请到国家的支持。

周为民接着说:“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但是不是国家下发的任务,恐怕会很困难。”

“是啊,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要等国家给我们下达研发任务,还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我们是军工单位,对涉及军工的产品革新要更加敏感才行。况且一家工厂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是直接挂钩的,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保持生命力旺盛。你看看,能不能带人攻克一下。”

周为民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这样吧,我先让技术科组织几个人,成立个小组,研究一下这个事情。”

“好,你确认好,尽快给我个消息。”

周为民回去后就从技术科挑了几个人,组成“半导体研发小组”,由工程师王成伟带头解决这个事情。半导体研发小组不属于任何科室,直接向周龙啸汇报。

王成伟接到命令后马上开始搜集在国内可以找到的关于半导体技术的资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