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国有企业的历程 > 第53章 衰老(第1页)

第53章 衰老(第1页)

8月份的一天,北方的酷暑达到了顶点,太阳恶毒地将热量洒向这片土地。人们好象被关进了一个巨大的烤箱当中。电子管厂内的一片片小树林里传出聒噪的蝉鸣,噪音一阵接一阵,直叫人心烦意乱。

原哲升急匆匆地来到张卫东的办公室。

“疯了!都疯了啊!”

张卫东抬头看向原哲升。

“怎么了啊,原总,谁疯了啊?”

“人们都疯了啊。我这刚从银行办完事回来,你出去看看去,大街上全都是抢购东西的。也不管自己需不需要,交了钱就往家搬。有个人,好家伙,我看着那至少得有两百多袋盐吧,用三轮车驮着往家搬。那些盐得够他吃个几十年的。”

张卫东叹了口气:“你还没看到昨天抢彩电的人呢,为了一台彩电都快要打起来了。”

1988年的那场抢购风潮源于我国的一项经济政策改革——价格闯关。

在1988年以前,我国的商品价格同时存在两种价格,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

计划价格是由国家制定,而市场价格则是由市场须求决定。两种价格之间差异巨大,同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可能要比计划价格高出许多倍。

于是就有人想办法从体制内以计划价格弄到紧俏物资然后拿到市场进行高价出售。这就催生了一种职业——倒爷。

倒爷的行为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于是国家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商品价格。

消息一传出,人们纷纷猜测国家放开价格会导致物价上升,于是开始抢购物资。人们越抢购物价上涨越快,物价上涨越快人们越抢购,形成了恶性循环,通货膨胀率一路飙升

“你说这人们都怎么想的,抢那么多东西,他们用得了吗?”

“现在物价一个劲的上涨,搞得人心惶惶,一个人抢,大家就都跟着抢。”

原总叹气地摇了摇头。

张卫东看向原总:“怎么了,原总,有事找我啊?”

“哦,对,差点把正事忘了。就是我们处那个小孩,王洛宾。”

“他怎么了?”

“他从香港回来也有几个月了,我打算任命他为副总会计师,顺便把财务处处长也给他。”

张卫东有些吃惊:“现在?原总,有点太着急了吧。”

“不急不行啊,卫东,我明年就退了。”

张卫东才幡然明白过来,原总明年就到退休的年龄了。

“我走之前,我把这一块都给你安排好。这个小孩人机灵,眼光也看得远,你以后绝对用得到。现在克祥也走了,明年我一退,你身边更没个帮手了。咱厂这帮老干部吧唉,算了,我也没资格说他们,我自己还不是一样。人老了就跟不上形势了,厂领导需要年富力强的年轻人上来。咱厂现在青黄不接,好不容易出个好苗子,我帮你把他都安排好,以后你有什么事都可以跟他商量商量。”

听完原总这番话,张卫东心里很感动。

“谢了,原总。”

“谢啥啊,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嘛。”

张卫东点点头。

原总又叹了口气,看向窗外的景色,回忆似地说道:“唉,当年孙总把总会计师的位置交到我手上,那时候厂里何等风光啊。中国电子管的半壁江山都是我们的。谁承想,我走的时候,厂里居然已经是这副样子了。这才几年啊!”

原总说着说着就有些难过。

张卫东安慰道:“原总,事在人为,咱厂不可能总是这样,早晚有一天能翻过身来。”

“是啊,我也相信咱厂早晚有一天能翻过身来。可惜我是看不到了,以后就靠你们了。”原总无奈地笑了笑。

张卫东沉默不语。

“行了,你忙吧。”

原总跟张卫东商量之后没几天,就在厂里公布了对王洛宾的任命。

傻子都看得出来,王洛宾成为下一任总会计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