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我的把握,来源于三个方面。”白杨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在安静的房间里回响。
“第一,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我们不走西方国家那种先发展轻水堆,再发展重水堆的传统路子。我们直接上马第三代压水堆技术。”
“这条技术路线,我在脑子里已经推演了无数遍,它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实现性,都是目前最优的选择。我们绕开了别人走过的弯路,等于节省了至少十年的时间。”
秦老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
“第二,是我们的工业基础。”白杨继续说道,“这两年,在您的支持和周领导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特种钢材、精密加工、自动化控制等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过去我们造不出来的东西,现在能造了。过去我们做不到的精度,现在能做到了。”
“这就像盖房子,地基已经打好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上面添砖加瓦。这比平地起高楼,要快得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白杨的目光迎着秦老,语气变得无比坚定,“是我们的人!我们有一大批像王建国同志那样,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技术一线的专家和工程师。”
“他们有知识,有经验,更有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的热情和决心。他们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他们把全部心血和智慧都倾注进去的宏伟目标。”
“只要把这些人拧成一股绳,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我相信,我们能创造出不亚于当年‘两弹一星’的奇迹!”
一番话,掷地有声。
房间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秦老没有说话,只是端起桌上的大茶缸,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大口。
周领导坐在旁边,手心里已经微微冒汗。
他知道白杨优秀,但没想到,在秦老这样的定海神神面前,他竟然能如此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信心来源。
许久,秦老才放下茶缸,发出“砰”的一声轻响。
他看着白杨,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你说的这三点,很好。尤其是最后一点,说到了我心坎里。”
“当年我们搞原子***,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靠着这股子精神,靠着这群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国家干事业的人吗?”
老人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些年,有些人日子过得好了点,胆子反而变小了。前怕狼后怕虎,总想着万无一失。可天底下哪有万无一失的事情?干革命,搞建设,就是要有点冒险精神!”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灼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这个项目,我支持了!不但我支持,我还要拉着我那几个老伙计,一起给你们保驾护航!”
“你们放手去干!需要什么,打报告上来!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
“我只有一个要求,”秦老伸出一根手指,一字一顿地说道,“安全!核安全,是天大的事,是底线,是红线,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出了任何问题,我第一个不饶你!”
白杨猛地站起身,郑重地敬了一个礼:“请秦老放心!我用我的生命担保,安全问题,绝对万无一失!”
“好!”秦老也站了起来,用力地拍了拍白杨的肩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这个国家,未来还是要靠你们年轻人啊!”
……
从秦老的四合院里出来,夜色已经深了。
坐回到轿车的后座,白杨和周领导都没有立刻说话。
车内安静得只能听到发动机轻微的嗡鸣声和窗外一闪而过的风声。
白杨能感觉到,身边的周领导,整个人的状态都松弛了下来,像是打完了一场关键的战役。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长安街上,宽阔的马路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
路两旁的灯光连成一片,勾勒出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城市的轮廓。
“感觉怎么样?”周领导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还有一丝如释重负。
“压力很大。”白杨实话实说,“秦老的支持,是信任,更是责任。这副担子,比我想象的还要重。”
“重就对了。”周领导转过头,看着白杨,“这说明你真正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要是你现在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我反而要担心了。”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缓缓说道:“有了秦老这句话,部里那些反对的声音,就不再是主要矛盾了。”
“接下来,我会立刻牵头,成立一个‘核电项目领导小组’,我亲自担任组长。”
“明天,不,今天连夜,我就会起草文件,以最快的速度上报,拿到正式的批文。”
“有了红头文件,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全国的资源。”
周领导的语气很平淡,但白杨能听出其中的雷厉风行。
许多原本需要反复开会、协调、扯皮的事情,现在都可以被简化,直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