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还迫切的把他大孙子的作业拿过来,让我给看一下,指导指导。
好吧,我也是好为人师,所以自信满满的接过来看了一下。
结果看完之后,我懵逼了,完全不懂。
题目说小明和小丽家共有80头牛,小丽家的牛比小明家多5头,问小明家有多少头牛?
我算了半天居然愣是没算出来。
因为不管你怎么算,小明家都是37头半牛。
这牛怎么可能出现半头呢?最后我只能归结于他们出题不严谨。
村长则是没有往这方面想,而是叼着烟斗,骂骂咧咧的道:“这些老师真是荒唐的很,俺们村子里的牛加起来都没有80头,他们怎么想的,小明家和小丽家的牛加起来就能有80头?难道他们家是开牛场的?”
村长这么一说,我才反应过来,这一家平均养四十头牛,确实赶得上开牛场了。
估计出题的人对于这个也是没什么概念。
不过我还是跟村长解释了一下,我说“这出题的呀,他不是学校的老师,而是上面有专门出题的人,人家是专业的。”
“专业的?就这?”
村长忍不住砸了下嘴唇,“就他们出的这题,还他妈专业的,找我们村子里放牛的来出,都比他们出的好。”
“那是,这有些人呀,就是待在那个岗位上,然后在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大做文章,就像那些所谓的狗屁专家,可能都没有见过农村是什么样子,就对农村的现象大放厥词,说什么农民都不辛苦,庄家都是在地里自己长出来。”
我也忍不住吐槽了一下。
因为我忽然想到了之前看过的新闻,说是有这么一个专家说过类似的话。
这种专家估计连粮食是怎么来的都没有概念,他以为种子撒下去,第二年就等着把粮食装进袋子,剩下的一切庄家自己就完成了。
就像他以为有了小麦,面前就能变出一碗面条来,中间的部分可以完全忽略,小麦会自己把自己去皮,然后磨成粉,再把自己擀成面条,煮熟放到碗里,再顺便自己炒一碗卤,浇给自己,然后端到他面前。
那个专家叫什么名字我忘了,但我还是想对他说一句,我CNM。
“现在的专家都不能信。”
说起专家,村长也是连连摆手。
然后我们俩就着这个话题,吐槽了大半天。
吃过午饭后,村长又让他婆娘给我们收拾了一个空房间,还把炕烧了起来。
到了下午的时候,天空忽然变得阴阴沉沉的,紧接着就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
山里的气候,一下雨就会变凉,不过好在炕头烧的很热。
我跟白灵,还有童童三个人坐在炕头上,看着窗外屋檐上不断滴下水珠。
然后水珠滴下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彻底连成线。
这时候雨已经大了起来,天也黑了。
忽然就有了一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舒适和安逸。
我坐在炕头上,听了一整夜的雨水滴落的声音。
白灵和童童则是躺在边上安详的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