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蹭蹭蹭上了台阶,扛着半袋红莲稻不甚感激,“卫掌柜放心,我每日像照顾老爹老娘一样照顾这几亩红莲稻,每一粒米都是个大饱满的。我们自己家也煮来尝过,嚼起来味儿很好。”
也不愧是贵人爱吃的稻米,煮出来漂亮,米香也浓。就是他家不舍得多煮,煮一次就像吃了金子似的,心里不得劲啊。
“嗯,扛进去吧。”
小贩将半袋红莲稻扛进了院子,放在他送的菜旁边,说了得有数十遍“卫掌柜,祝您生意兴隆”,收了卫锦云的钱欢欢喜喜地走了。
“锦云买的红莲稻啊。”
王秋兰正眯着眼睛劈丝,瞥见卫锦云用扁箩将红莲稻盛起来,“这东西寻常吃得少,好吃是好吃,就是贵。”
“贵有贵的做法深秋天气冷,咱们家该上新品了。”
卫锦云打了些井水,清洗完红莲稻后将淘米水倒进了花瓶之中。
“姐姐,你特意去买的花瓶呀。”
卫芙菱喂好丝瓜和毛豆,抱着元宝冲她眨眼。
元宝喵喵喵叫了几声,伸出爪子去碰碰瓶中的秋芙蓉。
“阊门淘的”
卫锦云将多余的杂枝用剪子剪下,拍拍还没有盛开的几朵秋芙蓉的脑袋醒花。
“姐姐昨日去阊门了吗。”
卫芙蕖拌着米糠凑到卫芙菱身旁。
“没有,她昨日说去山塘街买枣泥麻饼。”
卫芙菱抱着元宝乐呵呵问,“好大的枣泥麻饼啊,元宝你说呢。”
元宝用脑袋蹭蹭手心回应。
瓶口坠耳,烧前上色雕花,是山塘街那家瓷器铺子特有的。一个花瓶好几十文呢。
“卫掌柜我来了!”
顾翔的声音从铺子门外响起,飒沓流星般一路进门一路将目光落在柜台的这几朵秋芙蓉身上。
她咬了一口路上买的肉馒头,不禁夸赞,“放这个位置好,这个位置最显眼。我就说卫掌柜喜欢这些花,昨个儿还不好意思伸手接!”
一个伸手递,一个拿手接,僵持了得好一会。铺子里的人就这么瞧着,布庄沈掌柜那桌人,吃惊得都恨不得将眼睛贴到柜台去。
最后陆大人拿着卫掌柜塞的梨膏糖,也没多留便上马巡街去了。
这两人,究竟要塞来塞去塞到几时。
“小顾啊。”
卫锦云揉了揉脑袋,“快闭嘴。”
“不行啊,我馒头还没吃完。”
粉白相间的秋芙蓉被淘米水好好将养着,能在云来香娇艳多日,添上一抹秋色。
厨房里红莲稻已经和红枣、赤豆、枸杞一块炖上,咕噜咕噜地冒着米香。
红莲稻实则是血糯米的一种,能补气血,益脾胃。秋冬季节,血糯米一直被用在甜品与茶水之中。
卫锦云取过木盆,在里头倒入糯米粉与牛乳,混以黄糖,轻轻搅拌成稠。灶里只添了一根木柴,她将搅好的糯米稠倒入锅中,手持竹铲不停翻搅。
糯米稠遇热渐渐凝固,从松散的稠状慢慢成团,米团也愈发柔韧温润。她耐着性子搅了一阵,直到米团能拉出糯糯的丝不粘铲,才端起。
卫芙菱和卫芙蕖早早就站在灶台边瞧,实在是牛乳的味道过于浓郁,整个院子里都是阵阵乳香。
锦云将锅里的糯米团舀了一些进两个瓷碗,调羹刚离开碗沿,糯米团便牵出丝,晃晃悠悠垂落,又轻轻粘回碗中。
卫芙蕖舀起一小块,慢腾腾送进嘴里,细嚼片刻才抬眼,“最近看了不少书,但是姐姐做的点心,我找不出别的词来说。姐姐,它很好吃。”
卫芙菱早举着勺凑过来,一勺挖下去,糯米团立刻拉出长长的丝,她急着往嘴里送。
嚼着软乎乎的,奶香裹着甜,她三两口就全吃完了。
柔软能拉丝的糯米团放在煮得软糯的红莲稻中,再添一勺米醪糟,几颗小圆子,便是云来香深秋新品血糯米麻薯醪糟。
自然这样的说法并不好听,卫锦云和妹妹们盘算了一会,最终敲定为——红莲驻颜羹,一碗十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