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一试。”
卫锦云拉起常司言的胳膊就走,“我只给你三日,我要看见成效,再考虑是否雇你眼下,先跟我去尝一碗。”
这人瞧着就是一位活生生的营销高手。
云来香需要宣扬名气,大把的名气。
“三日?”
“不够?”
“小瞧我孩子们的饴糖钱,卫小娘子给出吗?”
*
天蒙蒙亮,小贩就又送来了两袋红莲稻。
卫掌柜跟他签了契约,这红莲稻只两斗一付,必须确保每次送来的红莲稻颗颗饱满,否则便再也不与他做生意。
小贩心里头高兴,积压的红莲稻能找着卖家是好事,终于能有心思过个好年,旋即签了契约,还送了卫锦云一条自己抓到的鲈鱼。
秋霜后的鲈鱼肉白如雪,鲜美毫无鱼腥,只诱得元宝紧紧盯着木盆里喵喵直叫。
天一凉,顾翔却来得更早,两位妹妹还没起,她就已经在院子里忙活着备料。
她眼下已经完全适应了云来香每日的流程,若是忙完得空时,还会喂一喂丝瓜和毛豆。
卫锦云像往常一样煮了两锅红莲稻,但只不过才两日而已,她的红莲驻颜羹,爆单了。
云来香的堂食点着小泥炉,煮茶冒热气,点心香弥漫,可全平江府的闲汉小哥,似是都往她这儿跑。光这一个时辰,她就见到十几个不同闲汉小哥
的面孔了。
关于红莲驻颜羹的段子,已经在小孩子中口口传唱,像流传她拔垂杨柳的事迹般席卷而来。
常司言在拱桥底下说书,时不时加入了新编话本词——
其一。
有位李秀才日日熬夜备考乡试,总说头晕、手发冷,娘子给他送了红莲驻颜羹。他喝了三日,说夜里读书不犯困了,手也不冰了。这汤不甜腻,喝着不碍嗓子,比喝浓茶伤胃强多了。
其二。
有位镖师赵大哥押镖走了半个月,风吹日晒的,回来脸脱皮,手发抖。他娘子端来红莲驻颜羹,他嘴硬说我一个大男人喝这,结果他尝了一口就停不下来,连喝两碗。
后来赵大哥押镖前,他都让娘子去买上两碗,还给装起来,说是——路上喝了有力气打山贼!
其三。
有位孙员外想给自家娘子补身子,去药铺买当归,被掌柜问要补气血还是调经?他脸憋得通红,话都说不利索。
后来他买了云来香的红莲驻颜羹,卫掌柜的说这羹补气血最适合娘子,他却不好意思地说是自己喝。卫掌柜心细,就直接帮孙员外写了张花笺放在一旁。
云来香推出代写花笺,男人们买羹时报上需求,伙计会直接把“你带娃辛苦,喝碗暖汤”、“最近别太累,我惦记着你”写在笺上,省心又省力。
还有更夸张说法。
有位王掌柜来订红莲驻颜羹,说他娘子绣活累得手肿,送参汤怕她嫌苦,送胭脂又怕颜色买的不对。
这红莲驻颜羹就恰好!
一盅精致,还附张补身笺,写上“我亲爱的娘子,我知你手累,盼这碗暖羹缓一缓”,比说十句情话都管用!王掌柜送过去,他娘子当场就红了眼。
诸如此类。
也不知常司言如何在这么短短两日能编出这么多段子,但卫锦云却已经忙得眼冒金星,红莲稻煮了一锅又一锅,闲汉小哥都快将门口石阶给踏平了。
这常司言,还真是个奇才!
到了申时初刻,卫锦云才喘了口气休息,只说对外说今日红莲驻颜羹售空,供不应求。
她窝在藤椅里打算盘,想来她还要跟瓷器铺子的掌柜做生意,订些刻着云来香名字的盅与碗碟才好。
两个妹妹凑在她身边,又是捶肩又是递茶吃果子。
“卫小娘子,还没到三日。”
常司言上门,呡了一口顾翔端上来的茶,“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