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的尾音,在空中反反复复地跳跃着远去,消散在空中。
这个名叫山本的人急匆匆赶来,竟然也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爷子。
他的动作还算矫健,熟练地滑进驾驶室,拧了几次钥匙才将车子点上火。
他向三个年轻人一个招手,“上车吧。”
情势所逼,诸伏景光等三人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只得勉强爬上车。拖拉机只有一个驾驶位,他们只能站在车子后方的架子上,手扶着拖拉机的车顶,给自己办了个挂票。
老板见他们站得艰难,赶忙一手拉着手推车一边“拼命”蹦跑。时速不快,但绝对够要命。
他趁着拖拉机还没有开出去,立刻阻拦住了拖拉机。
将手举高,展示出此时看上去足够结实的手推车,甚至没等任何人答应,就将手推车固定在了拖拉机尾部。只见手推车通常用来手推的部分就这么潦草地绑上了拖拉机,仿佛他们本就是一体的那样。
交通工具上增加了落脚的地方,三人一个眼神交流,迅速进行了一次猜拳。输掉的人垂头丧气,让开了拖拉机的后排宝座,自己则跳进了手推车中。双手双腿展开,两条胳膊拼命扒拉住手推车的边框,
诸伏景光没有一刻像今天这么后悔!
他若是直接从东京机场起飞到鸟取,落地后立刻在鸟取租车,自己开车前往小镇上就好了。
一路上养精蓄锐,只为了保持体力。却没想到,在接敌之前,他们节约下来的这点儿可怜的体力,已然将它们落在行程的“最后一公里”上了。
拖拉机继续“突突突”地行进起来,一旦路程不是由自己双脚进行丈量,时间就变得快了。
山中有完好的现代化道路,应该是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日本政府为了促进经济恢复,花了大力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越是这种现代化的产物,为了压制自然的力量就更需要长期付出劳动力来维护。
连诞生之初都只是为了促进经济的项目,更是需要长期维护保养(投入钱财)才能保持住效果。
即便一直有人员养护,清除从森林中蔓延过来的树木、枝条、根系依然是侵害路面的最大因素。
车上三人只觉得还没过多久,再抬头时,却见遮天蔽日的枝叶盖在头顶天空的位置,低压压地压在人心头。
不知是因为天光被树叶遮挡了,还是因为深山老林中。本就连天黑的时间也不好把握,哪知道只是刚进入了林子里,植物就这么茂密,阻挡他们观看天空的视线。
天色暗下来,他们就得支起帐篷暂缓赶路。
开拖拉机的老大爷停车、拿出露营装备的动作过于娴熟,熟练得半点儿不用担心在山上过夜有什么危险。
诸伏景光从手推车中爬了出来,后挂“车厢”比拖拉机本身还晃悠,他有点儿晕车。
诸伏高明和降谷零早就从拖拉机上跳了下来,降谷零帮着司机老大爷一同支起帐篷、清理地面,点燃篝火①。
火光亮起来的时候,诸伏高明将镇子上买的食物拿了出来,三人分了分。想要给司机老大爷的时候,他摆了摆手,从车上摸出一袋子饭团,从中取出一个,插上筷子,放在火上烤烤。
他还反过来问他们三人要不要饭团呢。
降谷零在期待中咬下第一口晚饭,发现镇上厨师的手艺没有诸伏景光的好。因为有外人,他没法从家园系统中取出诸伏景光之前做好的料理,只能味同嚼蜡地塞着食物。
口腹之欲无法满足,降谷零就开始找事情分散注意力了。他向着当地人的司机大爷问道:“爷爷您知道山里这户人家吗?”
“知道,这哪能不知道。”大爷是个健谈的,他将镇子上对乌丸家族所有的夸张描述都重复了一遍。他唾沫横飞,他手舞足蹈,他成功将“镇子上的传闻不靠谱”的观点植入了在场三个晚辈脑中。
看来是没法从当地人这边获得乌丸家族的信息了。小镇居民和乌丸家族的生活就像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唯一共通的地方,不过是居住在同一个片区,被政府部门纳入了同一地区进行集中管理中罢了。
“您之前见过他们吗?”
“见过、见过。他们搬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围观过了。”大爷在不那么茂密的脑门上比画了一下,“那头发,红的蓝的绿的,什么颜色的都有。”
又是一扯衣服,摆摆手,“拿衣服也怪得很,看不懂。”
诸伏景光和降谷零也不是没有见过富家少爷、千金,诸伏高明的职业特性更是容易碰到“富一代”及其家族成员,哪有这位大爷说得这么夸张。
诸伏景光趁着大爷换气的档口,插入了自己想问的内容:“请问一下,山里那户人家,还有多远距离?”
这个内容好回答,大爷心算了一会儿,给出了“6个小时”这样相对具体的回答。
如果是跑车或者普通轿车,在乡村路面上行驶,单程约莫3个小时。若是司机认识路、技术高超,这个时间还能减少三分之二到三分之一。
“哎?这么确定的数字吗?大爷你是不是去过呀?”
降谷零只是调侃地问道,没想到收到了大爷肯定地回答:“是啊,别看我这破拖拉机速度慢,它能拉货啊。经常给他们送食材呢。”
大爷的熟悉也就只熟悉到这个程度而已。之后再问乌丸家族内部的情况,无论是地理还是人文,他都没一个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