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李修安心里咯瞪了下,心里想著:我若留下,怕是有些变故,毕竟都是老熟人,如此岂不有可能违了菩萨所託?话说师父应该心里清楚才对。
李修安心中一番深思熟虑后,上前一步,对镇元子行礼道:“师父,徒儿早就听闻大天尊之名,亦对那混元道果颇有兴趣。”
李修安话还没说完,清风忽的亦站了出来,恳求道:“师父小师弟自入门以来,还未曾见过大天尊,亦未听过那混元道果,还请师父带上师弟上那弥罗宫长长见识,开开眼界,不如把我留下吧。”
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乃无上道学,不知有多少人想听却无机会,但镇元子每次听那混元道果时都会把徒弟们带上。
当然这其中的內容晦涩无比,並非所有人都能听懂,最起码清风明月二人不曾听懂,但与观中不同的是,这毕竟是大天尊的道课,他们二人虽然如坐针毡,但都老老实实的。
现在有机会偷懒一番,正好也有个藉口,清风遂主动请缨留下。
镇元子想了想,点头道:“也罢,那便留你们两个吧。”
清风心中大喜,但依旧面不露色,拍了拍李修安的肩膀道:“小师弟,这大天尊的混元道果可不同一般,亦不是什么人都能听的,小师弟你可要认真聆听,说不定將来你有机会证那道果,修成无上大道。”
李修安点头。
镇元子又叮嘱道:“那唐三藏来了,你们可將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
“另外需要防备他那几个徒弟,不可惊动他知。”
清风明月点头,但又有些疑惑道:“他那几个徒弟莫非都是些俗世粗人?”
镇元子笑道:“倒也算不得,只是你们不知,非为师小气,不愿让你们多打几个果子。”
“只是唐三藏那几个徒弟,尤其是他大徒弟乃五百年前大闹天空的孙行者,亦是这三界有名的贼头,曾经糟塌天上蟠桃不知多少,我这人参果树不比天上蟠桃,却只有一棵,经不住那猴子糟蹋,如此最好莫让他们知道。”
清风明月听了忽的恍然大悟道:“师父,是不是偷了老君丹药的那猴子?”
他们二人以前也常隨师父见老君,听得那金童银童抱怨说:“当年那猴子盗了兜率宫很多丹药,把那些个丹药当饭吃。”
镇元子笑道:“正是!”
清风明月听了皆是心里一惊,暗想:要真是他,那確实得好生防备著他。
李修安沉默,师父不多透漏,他自然也不多嘴,只不过不知一开始师父打算留下他,又是何用意?
算了,待从天上回来时,再问师父吧。
当然这一难最终有没有变数,李修安心中並不能十分確定。
大概还会按原本的剧本走吧?
叮瞩完毕后,镇元子带著四十七位弟子上了上清天,清风明月留在观中,喜得有大把时间偷懒玩要。
却说镇元子带著徒弟们走后,这清风明月在观中玩耍了七日,唐僧师徒等人才到这五庄观。
原来唐僧这一路西来,路上都是峨险峻之处,不似此山好景,唐僧师徒难得见得此等好山,
遂商议游玩慢行,饱览风景,如此停停歇歇,故速度慢了点。
唐僧离鞍下马,眾人来到观前,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猴子默念了一遍,先是一阵惊讶,而后喜不自胜。
沙僧不解道:“大师兄,为何这般开心?有甚喜事?”
猴子喜道:“沙师弟,你是后来的,有所不知,这万寿山五庄观不是別的地方,乃是俺青阳老弟师父的道观,我记得叫什么镇元子大仙。”
唐僧八戒听了亦是恍然大悟。
八戒道:“难怪有此等好山,观景亦是鲜明,原来有个大仙在此地。”
唐僧听闻是青阳道长师父的道场,又闻得他师父乃是一位大仙,於是整肃端容,又对徒弟们道:“既是恩人师父又是大仙的观子,徒弟们进观后,且不可失了礼!”
行者、八戒、沙僧皆点头,然而这观子过於清净,他们师徒在外等了半天亦不见人出来。
猴子性子急,非要拉看眾人进了观子再说,师徒等人见得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上写看:“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眾人见了,无人有异议,猴子甚至觉得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