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元琅轩看书,吾王又在摸他脑顶,这画面真是和蔼,叫我想起了在代国时,姒夫人常常给他做一桌丰盛晚膳,还让他缓点吃,别噎着。
&esp;&esp;我尝试道:“王上,臣斗胆进言。臣也以为小公子的观点有可取之处,儒家之道应该逐步融入商君法中,将来推行仁政。”
&esp;&esp;不知是否看错,我此话出,元无瑾嘴角的笑意似乎僵顿了一下。而耷拉的元琅轩又仰起脸来,很是开心:“承将军也这样觉得吗?居然跟我想的一样?”
&esp;&esp;我道:“虽则臣是武人,无法像商君那样拟出成例的法令,不过臣历年征战有所见,亦有所感。王上,严刑峻法、军爵激励的确大涨将士热情,可由此造成的滥杀乃至自相残杀领功之事数不胜数,且屡禁不止。疆土打下来后是大殷国土,上面的百姓皆成大殷子民,我们完全可以对降
,言,还没聊完呢。”
&esp;&esp;元无瑾道:“寡人正要与靖平君单独说事,琅轩,听话。”
&esp;&esp;元琅轩带来的书简颇多,寺人替他收走都花了不少时间。期间,吾王靠在柱边立着,望中间的菜田,里面有些边角已冒出青芽。
&esp;&esp;他不说话,我便站在他身后静待。
&esp;&esp;一顿折腾,寺人们终于将元琅轩的东西尽数搬走,也将恋恋不舍的小公子本人哄走了。他一步三回首,消失在回廊尽头。
&esp;&esp;可能元琅轩终究还小,书都未学通透,不好让他听朝政细节。
&esp;&esp;我如此想着,正欲开口询问吾王,却见他猛地回过身来,抬手拂袖,一声清脆的重响。
&esp;&esp;右颊辣疼。
&esp;&esp;他狠狠掴了我一巴掌。
&esp;&esp;第9章恩威
&esp;&esp;“靖平君,”吾王元无瑾道,“你是寡人的上将军,亦只是寡人的一个将军。商君之法,也是你能置喙。”
&esp;&esp;我缓慢移回目光,看着他。
&esp;&esp;“臣……非是要反对商君之法,”我说,“臣只是觉得,若王上以扫荡六国、一统天下为目标,那么迟早,他国子民将成为大殷子民。大殷一直令列国军民胆寒,这于长久无益,总会反噬。”
&esp;&esp;元无瑾不理我话,静静盯着我道:“打了几年仗,觉得有资格置喙强国之法。怕寡人不听谏言,还故意挑在琅轩面前讲,以逼迫寡人听完,是吗?”
&esp;&esp;我忙解释:“臣并无此意!臣只是觉得……”
&esp;&esp;我以为他肯听小公子讲两句,也会愿意听我讲两句的。
&esp;&esp;这样想法在我脑中过了一阵,最终咽下,没有讲出。
&esp;&esp;“靖平君,觉得什么?何不言尽。”
&esp;&esp;他嘴角一侧始终浅浅扬起,带着笑容,眸色却浸寒如冰。
&esp;&esp;我暗自叹下一口气,退后两步,跪了下去:“臣妄言朝政,望王上恕罪。”
&esp;&esp;在他那,小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