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像是‘沈从文’这种级别的人已经够厉害了吧?五十年代还不是因为郭沫若的一句桃色,直接提前下乡了呀?
周旭现在没权没名的……唯一的名声就是登上过报纸,自然在别人眼里没什么分量。
想到这里,周旭捏了捏自己的手腕,心里产生了一点愤慨。
不过政委还是给他一点心理安慰。
——
这边。
周志刚捏着电话,指节都泛了白:“刚才你们从我的文工团带走个兵,连句招呼都不打?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主任!”
文工团的直属上司,就是军区政治部,所以周志刚管的还真不宽。
电话那头顿了两秒,传来一阵刻意放软的笑声,却藏着股油滑的敷衍:
“哎哟周主任,您先消消气。这事儿真不是我们敢自作主张,是纪律检查会直接下的令,我们就是个跑腿执行的,手里没半分决策权啊!”
保卫部是个正师级单位,没有文工团大,也没有政治部的领导班子大。
“执行命令就不用通报?”周志刚的声音冷了几分,“现在,立刻把人放了!”
“这可真不行,周团长。”对方的语气带着无奈的推脱,话里却没半分实在劲儿,“人是上面点了名要的,放不放得看纪律检查会的意思,您这……咱真做不了主。”
周志刚深吸一口气,压着火气:“是文艺处那边举报的?行,我现在就打电话问他们!”
电话那头立刻插了话,语气里满是“明哲保身”的小心思:
“哎哟团长,这举报的人是谁、走的哪个流程,按规矩咱不能说。您也知道,这种事儿多一句嘴,就多一身麻烦,咱都是混体制的,您体谅体谅。”
这边的沉默漫过听筒,周志刚心里门儿清。
对面这老油子,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既不想得罪纪律检查会,也不想把自己摘干净,就等着把皮球踢回给他。
但是对面也大概暗示来了,不是纪律检查会的问题,而是那边的文艺处的问题。
周志刚皱眉,倒是没有觉得周旭给自己添麻烦,而是十分的愤怒,一个文艺处!连小说都没有发表,就因为一个名头把别人给举报了!!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十年前!那后果都不敢想!
在部队内部,就是断章取义,一个字都是会坏了一件事情!
周志刚一定要揪出来凶手,现在是满腔愤怒。
嘟嘟嘟!电话响了。
“喂!?你好。”周志刚问了一句。
“老周是你呀,什么事情给我打电话呀!”
周志刚捏着头,今天打了三四个电话了,实在是因为他现在老了,在政治部养老,不然也不会这么无力。
他问道:“老同志,你去了首都开会是吧?麻烦你走一趟纪律检查会,那边有人举报说周旭同志的小说有大问题!我想着手底下的一等功臣不能受了这冤枉气。
您帮我问问是谁举报的!原文是如何!我倒要看看,他是如何歪曲捏造事实的!!”
“举报!?周旭同志现在在哪里!?”老首长清晰记得上次给周旭颁发奖章的场景。
“在保卫部呢!今早没通知就带走了人,不然我有这么生气!!”
“真是气人呀!人家上前线杀敌!下了后方写作,倒还让人栽赃!这是多少年前的风气了!就是这些人坏了我们部队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