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不错,我们要去晒点东西,大家要不要去?”史诗看了一下今天的温度道。
“店主要晒什么东西?”众人好奇道。
“盐。”史诗意味深长道,说着史诗和时修离开山海阁。
“盐?!”众人大惊,赶紧追了出去。
甲板上,史诗和时修开始铺设东西,只见那些东西是一块块方正铁板,铁板的边缘有阻挡。
等史诗和时修用铁板把偌大的甲板围成了一圈,之后史诗就拿出一个管子,用管子往铁板里灌海水。
刚开始众人还有些不明所以,后来他们有些懂了,“店主你们这是想用太阳晒盐?”
“这能行吗?我们都是用火煮盐的。”
“用火煮盐的确快,可是废柴,而且会增加成本,太阳晒盐速度虽然慢,却可以增加产量,极大的降低制盐成本。”史诗边说边做。
今天的太阳很好,甚至是毒,等史诗把海水灌溉后没多久,众人就留意到铁板内的海水浅了一点,与此同时铁板底部也沉淀了一些白色物质。
山海阁的烹饪时间跟他们的烹饪时间不一样,大家都知道,可是除却时间因素,其余步骤都是一样的。
嬴政靠近盐盘,更加仔细的观看海水的变化。
“店主,你铁板底部的白色盐粒好白,感觉没有一点杂质。”吕雉同样凑近道,杂质这个词,还是他们在山海阁学的。
“因为能抽到甲板上面的海水已经经过过滤,所以才基本没杂质。”史诗道。
“海水怎么过滤?”众人感兴趣道。
“很简单,拿个布或纸充当过滤器,让海水慢慢滴落,滴落后的海水再晒,杂质会少很多。”史诗道。
过滤的原理很简单,大家一看就会。
很快盐盘内的盐就在大家的注视下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是海水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全部消失不见。
“这样一来制盐步骤变的简单,只要咱们再暗中引导,历朝历代的盐价就能降下来了。”邓绥发自内心的高兴道。
虽然大量的盐从海边运往内陆,依旧会有一定的运输成本,但是比起最初的盐价肯定会降低许多。
山海阁的客人们基本就没有糊涂的,当权者可以直接改变整个天下的面貌,而像一些普通人,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惠及自己的周边。
这就是史诗和时修当众制盐的原因,毕竟就算他们不制盐,山海阁也不会缺盐用。
“等盐好了以后,大家要不要带点回去,就当是给客人们的一点回馈了。”史诗问众人。
“当然要,多谢店主。”食客们感激道。
随后等盐好了以后,他们主动帮忙装盐。
“这些盐好白啊。”邓绥看着白。花花的精盐十分喜欢道。
冯太后用手指头蘸了一点盐,尝了一口,“好咸,盐入口就化,一点涩味都没有。”
“盐自海中来,岂不是说海中的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确实,大海可真是一个宝藏啊。”
海中不仅物产丰富,还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盐,众人对大海是越来越喜欢。
就在大家装盐期间,赵匡胤支支吾吾的找到史诗道:“店主,我以后能不能借一下邮轮?”
“借邮轮?”
“对,邮轮的地方不是特别大吗,我想以后要是遇到宋朝崖山的人,可以帮他们度过难关。”赵匡胤未雨绸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