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对着墓碑说了句“我想你”,回家发现窗台多了株陌生植物;
甚至有位宇航员在空间站直播时提到母亲,地面团队随即在发射塔基座裂缝中发现了微量忆语兰孢子。
科学家们依旧争论不休。
有人说这是新型真菌感染,有人说是大气电离引发的光学幻觉,还有人坚持认为这是大规模心理暗示的结果。
但普通人不在乎。
他们只知道,自从开始说话,心里就不那么空了。
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写道:“我每天跟花讲她小时候的事,昨天它居然朝着我点头。”
一名退伍老兵说:“我把战友的名字念了一遍,今早门口多了十七朵花,整整齐齐排成一列。”
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爸爸牵着她的手走在花海里,caption是:“爸爸说,他会变成花来看我。”
星愿看了所有留言。
然后他做了一个决定。
他联系市政府,提议将全市废弃绿地改建为“记得角”??每个社区设立小型共感花园,配备基础灌溉系统和夜间柔光照明,鼓励居民带来照片、信件、录音,与忆语兰对话。
方案获批速度惊人。
三个月后,第一批一百二十三个“记得角”建成开放。
开园当日,全城下雨。
可每一处花园里,忆语兰都如期绽放,蓝光连成片,宛如星河落地。
当晚,星愿独自走在街头,路过一处新开的记得角。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蹲在花前,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结婚照。
她轻声说:“老头子,今天社区发了新布鞋,左脚还是比右脚大半码,你要是还在,肯定又要笑话我买错了。”
风吹过,花朵轻轻晃动。
她笑了笑,眼角泛泪:“你看,你还记得呢。”
星愿默默转身离开,不想打扰这份私密的重逢。
走到街角,他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夜空。
乌云散去,星光倾泻。
他忽然想起父亲日记本最后一页写的那句话:
>“真正的永生,不是不死,而是被人长久地爱着。”
他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头,对着漫天星辰录下一段语音:
“爸,妈,陆叔叔,还有所有正在听着的人??谢谢你们,教会我如何好好活着。”
“我会继续说话,继续想念,继续相信每一次花开都不是偶然。”
“因为我知道,你们一直都在。”
话音落下,整座城市仿佛回应般,无数窗口亮起点点蓝光。
那是忆语兰,在黑暗中静静闪烁。
如同亿万颗微型星辰,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从此以后,思念不再是单向的沉默。
它是土壤,是种子,是风中的语言。
它是生命对抗遗忘的最后一道防线。
也是人性,在科技洪流中,最温柔而坚定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