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栗球树的亩產量有1500斤?”
李柱子神色恍惚,犹在梦中,一脸的不敢置信。
但栗球树就矗立在圃里,而且还是他亲手摘下栗球果、亲自称重的,绝不会错。
他从小就干农活,种了几十年地,清清楚楚记得自己种小麦最高產量是162斤。
那还是託了当年风调雨顺的福!
以后再也没能达到这个產量,大都是一百二三十斤样子。
毕竟陕北土地贫瘠,气候乾旱,水源是偏少的。
“这是我们农民急需的神树呀!”
赵兰抹了抹眼角的眼泪,想起了去年病死的老爹。
去年大旱,地里粮食减產一半多,娘家那边家底更薄,挨饿日子比李家更长。
据说她爹还经常节省口粮,让给大孙子,饿病交加下最终与世长辞。
赵兰也送了两回粮食给娘家,只是李家这边情况同样不乐观,能力有限。
“若去年就有这栗球树,你姥爷就不会病死了。”
赵兰左手抓起一把栗球果,眼圈通红,满脸遗憾说道。
呃!
李无忧翻找原身记忆,发现他其实很少去三十里外的姥爷家,对姥爷印象比较模糊。
作为穿越者,这份感情自然是更淡了。
“妈,去年小弟又不是神仙弟子,说这些有什么用?”
李小菊似乎看出李无忧的尷尬,岔开话题。
过几天有空了,让老爸送一千斤粮食给舅舅。今年又是大旱年,舅舅那边应该在挨饿了。”
舅舅大名赵老实,的確人如其名,是个老实本分的农家汉子,干活卖力。
然而大灾之年,有力气不等於能让全家吃饱饭。
“不如就明天吧。”
赵兰转头瞪向李柱子,眼神急切。
“行吧。”
李柱子满口答应,决定明天至少带二十个人一块出发。
外边到处都是饿著肚子的流民,人带少了他怕粮食会被抢走。
“我看,不如劝说舅舅一家搬到李家寨。”
李无忧摇了摇头,建议道。
接下来几年,气候依旧乾旱,吃不饱饭的流民不停增加。
陕北是越来越乱的,农民军数量暴增。
到时候,就连县城都会被农民军攻破,更別说乡下村寨了。
“还是儿子想得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