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武二年,为解决国库紧张,财政危机,周帝姬清山下诏鼓励民间为朝廷进献黄金或者绢帛等财物,不仅可减免当年税赋,朝廷还将授封世袭爵位以嘉奖其忠心。
一时间民间议论纷纷,那些豪门世家大族在观望,就连商贾们也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朝廷故意在钓大鱼,将天下富商巨贾聚集起来,然后借此一网打尽,对他们搜刮。
当然还是有人愿意一试,毕竟对于商贾们,原本在这时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就弱,他们本就需要依附在权贵之下求自保,过着担心时刻被劫掠的风险。
来自河西的大商贾石瑁出身经商世家,自当年太宗神武帝灭西凉,攻取河西走廊后,便世代在河西经营西域往来中原的商贸。至他一代,家有巨资,乃是天下有数的巨贾。
但一直因为商贾地位低下,经常被些官员欺压盘剥,一看到这个圣旨,便生出了想要向朝廷捐献,换取世袭爵位,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的心思。但也不知道是否真能获得爵位,并且对这一爵位究竟能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充满怀疑。
石瑁亲自携重礼上门拜访右相陈如海,试图探下这位主管此事的右相大人口风,以及当今天子的真正意图。
陈如海也知其为当世闻名的巨贾,富甲天下,有了想以其作为榜样的想法。
“此次是陛下亲自下诏只要向朝廷捐赠财物,就是为国做出贡献,功劳并不亚于那些征战沙场建立功勋的功臣。陛下皆一视同仁,爵位自然是世袭的,只不过没有食邑,其他权益皆是一样,尤其如果阁下愿意捐资5000两黄金,吾将上表请求天子为阁下授封国公之爵位。不仅可以参与朝会,届时陛下在宫中宴请群臣,阁下作为国公也能前来赴宴。还有上朝觐见,上表奏章的权力,并能得到天子的召见,这可是那些地方官员做梦都没有的。”
“可这毕竟是5000两黄金啊,右相大人,如果花更少些钱,换一乡侯亭侯对吾等商人也足够了。”
石瑁确实有些心动,但这5000两黄金,天底下能拿出来的都没几家,去年占据吴越富庶之地,富甲一方的梁国,给陪嫁长公主外加纳贡也才万两黄金。
不过拿整个家族近半财富要是能换来国公爵位,提升家族地位,尤其是带来安全感,那也是值得考虑。
陈如海道:“此言差矣!国公之位,那可不是乡侯亭侯能比的,我大周至今也没几个国公。即便我们陈家,当年跟随太祖太宗起兵,至今也没有国公的爵位。即便没有食邑,这国公爵位也是极为稀缺尊贵。而且这次机会实属特殊情况特利,时间也有期限,过了这段时间,即使献出万金,也得不到国公爵位。”
“阁下请想想,你们石家出身自河西凉州,倘若你是第一个献资的,本相愿上表请陛下授封汝为凉国公,整个凉州从此以你们石家最为尊贵。倘若再有当地官员对你有所企图,你大可以亲自上朝觐见陛下陈述是非曲直。整个洛京各大豪门世家的宴席上也都会有凉国公你和你的亲眷身影,陛下举办的宫宴,庆功宴上也将有你凉国公的席位,国公的席位那也仅仅是在宗室诸王和三公之下,在诸位侯爵之上。”
陈如海见石瑁神情好似被打动,又道:“想想,倘若没有这样的身份地位,纵使你家有万金,又如何能自保?当地小官小吏就可盘剥刁难你,你损失的何止是5000两黄金,恐怕连整个家族都会受连累,与其拿些钱财去收买州郡的官员,还被嫌弃,何不献给天子,获得庇护。”
陈如海看向石瑁送来的厚礼,“这些礼物你还不如献给陛下,献给朝廷。老弟,我也知你们商人处境不易,但商人最知道利害关系,你将这些财物到处打点那些官员,也就是求个保护伞,你依然是被他们所看不起的低贱商贾。”
陈如海顿了顿又说:“但你将这巨资献给陛下,获得的是朝廷功臣和国公的头衔,一举跻身天下权贵世家大族之列,令郎就是国公世子,未来迎娶那些豪门世家千金,只需一两代之后便是真正的世家豪门了。而无须再看那些官员脸色,同样都是为了获得保护伞,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孰轻孰重,恐怕你早就该比我看的更明白吧。”
话说到此处,彻底说中了这位大商贾的痛点,石瑁连忙拜道:“小人不过是一微末商贾,哪有想的如此之多,今日得右相大人指点,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小人愿意报效国家,为陛下分忧,愿立刻献上5000两黄金和20000匹绢帛。小人希望能亲自朝见陛下,还望右相大人能引荐。”
石瑁又指着自己送来的重礼:“这些薄礼,也是小人的心意,小人愚钝,幸得右相大人指教,不然真是误了大事。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当是学费吧。还望大人能收下。”
“好!老弟既然愿意献出五千两黄金和2万匹布帛,觐见陛下那是自然的。”
陈如海被先帝授封为朔方郡侯,此时也想趁着这个档口为自家争取国公爵位,既然石瑁执意送礼,那也不客气就收下了。
次日,陈如海便带石瑁进宫觐见周帝。姬清山见石瑁此次进殿,携带着5000两黄金和2万匹绢帛远超国公所需的财物,而如今正需要树立典型示范,当即龙颜大悦。下旨授封石瑁为凉国公,虽无食邑,但爵位可世袭,允许其可参与大朝会,出席宫廷宴请群臣的宴席,并有觐见和上表奏则的权力。
“凉国公为国分忧,是我大周的功臣,可免去今年税赋,如有什么难处。国公可直接觐见或者上书,朕会亲自过问。”
一个虽然富甲天下但身份仍是低贱的商贾,一朝变成为凉国公,大周自建立至今也没几位国公。
此消息一出,那些还在观望的商贾也都在行动,就连那些豪门世家,看到平日里被自己鄙夷,身份低贱的商贾如今都能授封国公,乡侯,亭侯,也开始坐不住。
右相陈如海来到贤德殿拜见其妹妹,当今的皇后陈如歌,便开口将自己来意告诉其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