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没忍住,李苏妍冷不丁地问道:“萧大人,民女听说你是从京城里下来的,是不是圣上瞧我们百姓太穷,特意命你下乡指导?”
萧雪鸿脸上的欣喜褪去了些,摇头笑道:“可没这么好运。。。。。。”正说着,张辛宁并着奴仆带着那十几个参赛者一起进了饭厅。于是,萧雪鸿起身让座,与张辛宁站一块去了。
李苏妍在这边吃饭,却是忍不住关注起萧雪鸿的动向,吃到一半,忽然从喧嚣之中,听见张辛宁问萧雪鸿说:“令尊令堂在京中可好,遇到这档子事,二位也是极有风骨的。”
萧雪鸿回说:“圣上责令二老留在府中待命,不知道近况如何,不过百乐宫还是在建了。”
“我过段日子要回京述职,不如替二老报个信?”张辛宁说。
李苏妍只觉得这桥段相当熟悉,可半天也没记起来,这到底是书中的哪一个配角。
这时,且听张辛宁说:“。。。。。。。那粮仓就由萧大人看管了。。。。。。”
刹那间,李苏妍对这本配角略有久远的记忆才缓缓重现。此刻,她再见萧雪鸿,心里只剩感慨与悲叹。
这位青年在书中的戏份不多,结局也不好。老皇帝不顾民生大兴土木,想要修建一座百乐宫,引起一些正直之臣的不满,其中萧雪鸿的父亲户部尚书就带头反对,惹得老皇帝脸上挂不住,当即被停职。老皇帝为了杀鸡儆猴,不仅撤了尚书的职,还将萧雪鸿在翰林院的职一并撤了,贬到穷山沟当个无权县令。之后没多久,尚书夫妇也被皇帝身边的宠臣逼死。
多年后,书中男主带兵打仗途经此地,而皇帝身边的宠臣也一起随军,宠臣首先做的,就是奉旨砍下县令萧雪鸿的头颅。
因为他并未治理好水深火热的柏宁县,也没有成功阻止百姓暴乱。而这暴乱的原因,一部分则是因为张辛宁勾结外敌,一把火烧了粮仓。
奈何老皇帝本就对萧家不满,再加上张辛宁朝中有人撑腰,于是所有的罪责都落在了萧雪鸿的头上。
那日大雪纷飞,地上铺着白茫茫的玉屑碎珠,萧雪鸿短暂的生命终究是失去了鲜红的底色。
当时的她只是盯着男女主的感情线看,对这位青年的印象也只是无能懦弱的小官员。
“小姑娘,你怎么不吃啊?”张辛宁冷不防地凑在她身边,笑眯眯道。
李苏妍吓得一抖,又听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她忙回道:“小名翠花,大名是前几个月刚起的,李苏妍。”
比划完是哪两个字后,张辛宁便颔首不语了。
半个时辰的功夫,一桌子菜被解决得干干净净,大家伙吃完饭便准备打道回府了。
途经萧雪鸿身旁时,李苏妍顿时惊醒,想起自己还有邀请他去李家村的重要任务。
于是,她有些局促地在他面前停下,面带诚恳:“县令大人,我们李家村有人托我请你去吃饭,不知道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知县识趣地带人去找妻女,萧雪鸿与她一同往府外走。路上,李苏妍将来龙去脉坦然地与他一说。
听得萧雪鸿忍俊不禁,他的眼睛生得极好看,弯起来像月牙,瞧着相当温柔,与他总是严肃淡然的气质相反。
李苏妍内心也是相当复杂,这位大人要是知道自己以后的命运,估计这几年都笑不出来了。
“你怎么了,怎么心事重重的?”萧雪鸿冷不防见李苏妍蹙着眉头,似在思考着别的事情。
“你们家有了一亩地,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应该要比之前好多了吧?”
听他这么一问,李苏妍便笑道:“萧大人,今年丰收完,我又买了一亩地。”
“你们打算种什么呢?”
李苏妍定定神看他道:“我要种水稻。”
“水稻?”
“不是一般的水稻,是经过改良的杂交水稻。”李苏妍说,“如果我这一亩地能成功的话,别说李家村了,整个柏宁县的穷苦百姓都能吃上饭。”
“这方法你又是跟谁学的?”
李苏妍听了,说:“也是从一位高人那偷师了些皮毛。”
萧雪鸿忽然问她:“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些方法推广给其他百姓?”
“推广?”李苏妍微怔,这她还真没想过。
“可是这里消息闭塞,我怎么推广?”李苏妍怪道。
“如果你说的嫁接法与杂交法都能有成功的效果,向来守着农田自给自足的百姓们又怎么会不来呢?”萧雪鸿顿了顿,“也不会让你白推广,我会给你办个学堂,每一个人来听的人都要教些学费作为你的报酬,你觉得怎样?”
李苏妍听了,忽然感觉巨大的财源向她滚滚而来。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