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星际留子渡劫中 能工智人 > 7080(第4页)

7080(第4页)

连骁直奔餐桌,把分装出来的红薯粉倒进汤底一搅。

吸收汤料的红薯粉在汤里恢复了舒展,晶莹剔透的红彤彤的。肥嘟嘟的卤猪肠飘在红油里,加上烫过的小白菜和酥黄豆,最后浇上一勺油泼辣子。

这份既油又刺激的肥肠粉对陈兴国这样的老年人来说,非常不利于健康,但陈兴国接过筷子,一言不发地开始慢慢吃。

肥肠处理得很干净,保留了一点点肥油,卤之前应该用水煮过好几遍。吃的出来卤料种类少,但搭配合理,将肥肠卤得软绵入味,激发了肥肠香味的同时又掩盖了腥臊气。

红薯粉筋道弹性,酥黄豆粉粉面面,还有新鲜的小白菜。

陈兴国毕竟上年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

他有点复杂地看了眼连骁,要搞到所有食材,把肥肠处理,卤制的这么到位,花了不少功夫。难怪这姑娘昨天没来。

“很好吃。做的比我好。”陈兴国颔首,不吝赞美。

这碗肥肠粉做的比他记忆中的更好吃,但终究不是那个味道。

除了菜品,时隔四十年,陈师傅给唐山灵留下的印象还有念叨了好几次的肥肠粉。

唐山灵说,听陈师傅念叨过好几次要是还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肥肠粉就好了。

他母亲别的做不好,唯独肥肠粉还算拿手。陈师傅已经近二十年没尝过肥肠粉了。前十几年是为了避风头不敢做,现在是体力不允许。

他学厨后,闭着眼睛都能挑剔出他母亲做的肥肠粉的一大堆毛病:肥油不干净,卤料太重发苦,还有辣椒花椒弄成粉太碎……

他家人不比他有天赋,每次应下不会有什么改变,年轻气盛的时候他还为此气恼。可他现在做梦都想再吃上一次,做的毛病百出的肥肠粉。

唏嘘良久,陈师傅转向连骁,他的话等同于是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你来,是为了我手上的菜谱吧?”

“不是。”连骁说。

她半低着头,盯着膝盖。

一想到即将说出下面的话,她就有点想哭。

“因为我来自地球。”连骁低声说。

我来自几个世纪前,黄金时代的地球。

为什么她要这么执着地寻找陈师傅,不仅仅是因为他传承了中餐手艺,林玉盘他们也会做中餐,可到底是不

一样的——

除了系统,还有人,还有家族近乎顽固地记着当时文明兴盛的地球。就好像流浪了几百年的旅人,终于碰上了还残存对家乡记忆的同乡。

我们都还没有忘记故乡,丢掉故乡的味道。

她只是偶尔,很想和人聊聊故乡。

听连骁这么说,陈师傅态度明显热情起来。他让机器人取来一本厚厚的相册,翻开第一页,是古早宇航服造型的年轻人。照片明显时间久远,但保存的很好。

“这是我高祖父的照片。当时他在那艘宇宙飞船上。”

作为为数不多的自由人类幸存者之一,陈兴国的高祖父并不是厨师。只是在流着泪,背过身逃离太阳系的人类流亡之路上,他,还有很多人,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自己的故乡。

凭借记忆,连厨刀都没碰过的陈兴国高祖父开始摸索,尝试记录中餐。

不要忘记故乡的味道。

吃饭是为了记住,我们并不是生来就流浪在星际的孤儿。吃饭是为了记住,我们曾经创造过如此灿烂多彩的饮食文明。吃下人类伟大饮食文明中独一无二的菜肴的时候,是我们和沦陷的故乡靠的最近的时刻。

陈兴国高祖父去世的时候,没能看到人类返回太阳系的那天。

后来营养剂当道,中餐就成了他们谋生的手段。陈师傅偶尔翻看这本家族相册,会觉得有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自豪:

几个世纪过去了,至少还有他们一家,从没有忘记他们来时的土地。

人类对故乡的思念,持续绵延了几世纪。

尽管他只是从代代相传中得知故乡的模样:

“我太爷爷的爸爸说,我们的故乡,夏天热得像火炉,其他时候多雾多阴天,雾起来,一米外都看不清人影,所以喜欢吃辣排湿气。路边饭馆随便走进去,十有八九都是火锅;整个城市崎岖,空浮车从楼中间穿过,有的一楼楼层比其他五六楼还高,就没什么平地,我太爷爷的爸爸说他因此学不会骑自行车……”

陈兴国叹了口气,摇摇头:“唉。现在那里肯定不是几百年前那样了。”

说着他带连骁看他种着的花椒树。

不夜星的极寒天气里,陈兴国家阳台上的花椒树竟然长势不错,枝头结实累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