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封书信里,有两封是奶奶的学生寄来的,且都用了印有学校logo的信纸,一个清华的,一个西安交大的。大约是同一种“衣锦还乡”的心理。
两封信分别写自93年和94年,老化程度较样本稍轻,颜色也稍浅,但材质十分类似,可能那时候的造纸厂,工艺水平差距不大。
桌上手机振动一下。
蓝烟食指上滑屏幕解锁,微信里有新消息,是男朋友陈泊禹发过来的,问要不要去工作室接她一起吃晚饭。
她手上有灰,不想拿起来打字,只用食指点按左下角按钮,切换成语音,按住回道:“我回家了,今天在家里吃晚饭。”
陈泊禹很快回复:好。
蓝烟留下符合要求的这两封信,剩余的装了回去,拿出裁纸刀,正要裁切补料,门口传来脚步声,敞开的木门被轻轻叩响。
蓝烟转头看去。
梁晓夏手里端着一只白瓷圆盘,上面放着切好的方形芒果块,形状大小几乎均等,怕脏手,还细心地插上了牙签。
“吃点水果,烟烟。”梁晓夏笑着走过来,看见书桌上摆着的东西,又一时却步,似乎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这里灰很大,我手上也有灰,阿姨您拿去客厅吧,我弄完了就出去吃。”
梁晓夏笑说“好”,往她手里看,不免好奇:“只需要裁这么一点?”
“嗯,肯定不能破坏信的内容。”蓝烟手指点了点信纸上下空白处,“天头地脚就够了。”
“原来这个叫天头地脚。”
“我们专业习惯这样叫,不知道是不是都适用……”
梁晓夏笑着点头,一脸“受教”的表情,随后转身往外走,“那芒果我放去茶几上了,你弄完了记得去吃哦。”
“好。谢谢阿姨。”
蓝烟从包里另外拿出一只自封袋,把从两封信上裁下来的补料装进去。信件仍然叠好,装回信封。
她看着地上箱子里的信,思忖怎么保存。
最后找来一只纸箱,把它们都放进去,预备先带去工作室,做一些防霉灭菌的处理。
旧行李箱不能留了,拉上拉链,推到书房门口。
她折去客厅找到吸尘器,正要回书房打扫,梁晓夏几步走了过来,“我来我来,烟烟你去吃水果。”
蓝烟根本没来得及客气,吸尘器已经易主。
她顿了一下,提起旧行李箱,“我去把箱子扔掉。”
“等下你爸爸丢垃圾,一起带下去就是了。”
“胶水老化会挥发有毒气体,放在家里不好。”蓝烟说着,看向梁晓夏,“厨房缺什么吗阿姨?我顺便带上来。”
“嗯……烟烟你买点你自己喜欢的饮料和零食吧。你们不常回来,囤着我们也吃不完,老是放过期。”
蓝烟点点头。
傍晚的居民楼,不知哪家在做回锅肉,浓烈腴香扩散得整个楼道都能闻到。
推开楼下铁门,步行至垃圾回收点,把行李箱丢在那儿。
她没什么零食想吃,但还是朝小区外的超市走去,不然空手而归,等会儿梁晓夏肯定还是会下楼去给她买。
不爱回家,就是因为不爱仔细斟酌,类似这种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微妙心思。
家原本应该是不必斟酌这些的地方。
超市开了十几年了,蓝烟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在这儿,这些年扩大了规模,店主大姐离了婚,女儿从抱在怀里,变成了亭亭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