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解析度成像系统、胶片返回舱技术、轨道机动与精確控制技术。
高解析度成像系统就是侦查卫星的核心,卫星需要搭载极其精密的长焦距、大口径胶片相机,而这些相机也非常复杂,包括用於扫描的全景相机,用於精確测量的画幅相机。
还有用於相机稳定的技术,这也直接关係著成像质量,决定了情报的价值。
此外相机的快门、光圈和胶片传送机构这些设备,都需要在微重力和剧烈温度变化下保持超高的精度。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很难了,以现在国內的技术根本就做不到。
至於胶片返回舱技术,这也是现在唯一將照片传回地面的方式,毕竟现在数码技术尚未出现,胶片也根本就无法转化成可传递的数据进行传递。
想要这一技术出现,怎么也要等到70年代以后了,那个时候数位讯號处理才开始广泛应用於通信、音频和图像处理。
像是m帝也是在1975年的时候,才实现了这一技术,首次採用了光电数字成像技术,將图像信息转化为数位讯號,把图片传回了地面。
从此告別了返回舱。
但这並不意味著返回舱技术简单,想要將装有曝光胶片的返回舱,从卫星主体弹射出去,这也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就是返回舱在以极高的速度再入大气层的时候,需要承受数千度的高温摩擦,因此其防热烧蚀的外壳是至关重要。
其次就是在降至低空后,返回舱会打开降落伞缓慢下降,由空军飞机在空中进行鉤取回收,或落在海面由船只打捞。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风险都极高,需要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
至於最后的轨道机动与精確控制技术,也是需要用到把同步卫星送到轨道的方法,两者技术有很多相同之处,只不过侦查卫星通常运行在高度较低的近地轨道,以获取更高解析度。
但低轨道空气阻力大,轨道容易衰减,所以侦察卫星需要具备轨道机动能力,这个就和同步卫星上面的技术一样了,需要在卫星上装上小型推进器,让卫星拥有改变轨道高度或倾角的能力。
想著这些李梟也是保证道:“二领导,只要东方红一號卫星能发射成功,我可以保证,之后最多五年,这两项技术我们就能够研究出来。”。
“五年你確定吗?”。
闻言李梟也是点了点头,表情很是认真:“我確定只要人够用,国家全力支持,五年肯定能够成功,肯定能把侦查卫星、同步卫星送上天。”。
“好,只要你需要,要人给人、要设备调设备,哪怕是跟其他研究所协调,我去跑!我只有一个要求,儘快把侦查卫星、同步卫星研究出来,那样我们才不会太被动。”,二领导也是严肃道。
出了会议室,坐上车,李梟还在想著接下来的安排,对於五年之內这两项技术能不能成功。
其实李梟並不太担心。
在研究出东方红一號后,研究小组已经开始为研究接下来卫星上面的一些技术做准备,只不过后面的那些技术难度很高,可没有东方红一號那么好研究。
现在上面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那就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