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笔趣阁 > 第141章 诸葛亮拜主(第3页)

第141章 诸葛亮拜主(第3页)

**“董卓迁都议起,朝局将变。速备战马,养精蓄锐。若长安火起,便是汝出师之时。勿念吾安危,但存大义。”**

落款仅二字:**子干**(卢植字)。

刘备久久伫立,手中信纸微微颤动。

良久,他转身取出一方锦盒,打开,内藏一枚铜印,篆文赫然??**奋武将军**。

这是当年卢植亲授,象征讨贼平乱之权。

“老师……”刘备低声呢喃,“弟子明白了。”

三日后,东莱郡全面推行屯田制,招募流民十万,划分荒地,配发曲辕犁与良种。同时秘密扩编兵马,以“渔团”、“盐丁”为名,组建三万精锐水陆军,由关羽、太史慈分领训练。

又半月,一艘不起眼的商船自东莱出发,载着百余名精通造船技艺的工匠,悄然驶向江东。

船上,一名青年儒生负手而立,望着远方波涛,轻声道:“父亲大人,孩儿此去,必为季汉建成一支铁甲楼船之师。”

此人,正是鲁肃。

而与此同时,在许昌郊外一座荒庙中,一名灰袍僧人正与一位佩剑文士对弈。

文士执黑先行,落子果断。僧人观棋良久,忽叹曰:“天下大势,看似纷乱,实则已有主线。青州风起,荆襄雨落,江东雷动……唯我兖州,尚在迷雾之中。”

文士抬眸一笑:“先生何不助我拨云见日?”

僧人合掌:“贫僧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劳。”

那文士,正是曹操。灰袍僧人,则是戏志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诸侯并起的序幕,已然拉开。

而在西凉,一队铁骑正穿越黄沙。主将披银甲,戴狮盔,目如鹰隼,望向东方。

身旁副将问道:“将军,真要入京勤王?”

那人冷笑一声:“非为勤王,乃为取而代之。”

此人,便是董卓。

东莱的烽火虽熄,但九州风云,才刚刚开始酝酿。

刘备站在城楼之上,眺望大海。身后,是忙碌耕作的百姓,是操练阵型的士卒,是昼夜赶工的匠坊。

他轻抚腰间佩剑,低声自语:“大哥,二弟,三弟……待我积蓄够力量,必将迎回天子,重整河山。”

海风呼啸,卷起他的衣袍,宛如一面战旗。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卖草鞋的落魄宗亲,也不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守臣。

他是刘玄德,是未来的季汉开国之君,是这片乱世中点燃希望的第一缕火光。

而在遥远的洛阳,卢植被软禁于府中,窗外暴雨倾盆。他坐在灯下,提笔写下最后一道奏疏:

**“老臣植,年迈体衰,不堪重任,乞归田里。然有一言敢谏:天下英雄,不在权贵,而在仁心。若有贤主兴于东方,望陛下察之。”**

写罢,掷笔于地,仰天长叹。

他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走到尽头。

但他也知道,那个学生,正在青州,一步步走向属于他的时代。

热门小说推荐

直播:艾泽拉斯
咸鱼不惧突刺直播:艾泽拉斯
...
北马寻龙
一笔心酸北马寻龙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