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野拉住她的手:“这次,我和你一起去。”
两人携手步入归途之舟,舱门关闭。飞船缓缓升空,穿越空间褶皱,直抵地球大气层外。与此同时,全球共感终端自动弹出一条消息:
>【重要通知】请立即静心十分钟,准备接收来自“归途”的影像。这不仅是一次广播,更是一场选择??你希望世界走向何方?
世界各地,人们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停下脚步。
学生停止考试,工人离开车间,士兵解下武装带,政客关闭辩论厅。
他们在街头、家中、病房、战壕里闭上眼睛,等待那一瞬的到来。
十分钟后,一道纯净光波覆盖全球。
所有人脑海中浮现出同一幅画面:
一座城市,建在森林与海洋之间,建筑外墙爬满藤蔓,屋顶种满花草;
孩子们在溪流中赤脚奔跑,老人坐在树荫下读书;
不同肤色的人们围坐一圈,分享食物,笑声回荡;
天空中,飞行器无声穿梭,形状如鸟,轨迹如诗;
而在城市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文只有三个字:
>**“我们赢了。”**
没有语言解说,没有煽情配乐,只有平静而坚定的幸福感流淌在每个人心头。
五分钟后,画面消失。
但影响才刚刚开始。
北极前线,一名年轻士兵突然扔下枪,大声喊道:“我不想打!我想回家画画!”
旁边战友愣住,随即摘下头盔,跟着喊:“我也想活着看到那样的城市!”
越来越多士兵放下武器,围成圆圈坐下,有人掏出纸笔,开始描绘刚才看到的景象。
各国指挥官震惊之余,接到国内紧急指令:立即停火,召开全球和解峰会。
三天后,一百九十三个国家代表齐聚忆洲总部,在水晶花拱门前签署《新黎明宪章》,承诺将三分之一军费转入“未来建设基金”,用于教育、生态修复与跨维度研究。
而那位拥有龙形胎记的婴儿,被命名为“陆星”。他的母亲拒绝一切媒体采访,只在社交平台发布一张照片:孩子的小手轻轻触碰窗台上的水晶花,花瓣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
当晚,林昭与陈野并肩坐在草原小屋前,仰望星空。
“你觉得,那个未来真的会来吗?”她问。
“我不知道。”陈野轻声道,“但我愿意每天画一笔,哪怕只能添一抹颜色。”
林昭靠在他肩上,微笑:“那我们一起画。”
远方,新的一轮太阳正缓缓升起,照亮无垠大地。
而在某座偏远山村的教室里,一个小女孩举起画笔,在白纸上认真写下标题:
>《我梦见的世界》
她画了一朵会唱歌的星星,一朵破土而出的水晶花,还有一个穿斗篷的男人对人群说:
>“别怕,这次我不走了。”
画完最后一笔,窗外忽然飘进一片金叶,轻轻落在她的课桌上。
她抬头望天,笑着说:
“谢谢你来看我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