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宸舒服地眯起了眼睛,看来抱紧皇爷爷这条大腿,果然是穿越后的最优解。
朱元璋看著他愜意的模样,还以为是自己抱得舒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在空旷的武英殿里迴荡,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畅快和希望。
武英殿的门一关,朱元璋抱著朱宸,像抱著个烫手的山芋,又像捧著稀世的珍宝。
他来来回回踱著步,嘴里不停地念叨。
“以工代賑,以工代賑……他娘的,真是个好词!”
“咱这大孙,脑子里装的都是啥?难道真是文曲星下凡不成?”
朱宸被他晃得有点晕,小手抓著朱元璋的龙袍,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
一个“以工代賑”只是开胃小菜,要想在这皇宫里活得滋润,还得继续刷存在感。
没过多久,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又被叫了回来。
这次,他们手里捧著一份连夜赶出来的章程,正是关於“以工代賑“的详细方案。
两人脸上没了之前的惊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狂热的崇敬,那表情仿佛不是在看皇帝,而是在看神仙。
或者说,是在看皇帝怀里的神仙。
“陛下,臣等连夜和工部同僚商议,制定了初步的章程,请陛下御览。”
户部尚书將奏摺高高举起。
太监接过来,呈给朱元璋。
朱元璋抱著朱宸,单手展开奏摺,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方案很详细,从如何组织灾民,到如何丈量工程量,再到如何发放粮食,都写得明明白白。
比如,修路,挖土一立方,计一工。
修河堤,搬运石料一百斤,走一百步,计半工。
每日结算,按工分发粮,童叟无欺。
看起来,天衣无缝。
但朱元璋的眉头,却又皱了起来。
“听著是不错,可这里面的门道,你们当咱不懂?”
他冷哼一声,指著奏摺上的条款。
“挖土一立方?谁去量?怎么量?底下的小吏拿个尺子隨便比划一下,说你挖了半方,你就是半方!”
“到时候,干活的灾民累死累活,拿不到足额的粮食,管事的官吏动动嘴皮子,就吃得脑满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