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复国公主沦为贱狗 > 给儿让位(第2页)

给儿让位(第2页)

“老夫在家中闲养多日,本已无心朝堂。听闻有人主张立吾儿陆逍为摄政王,监国理政。吾儿能力如何,我这个做父亲的不便评价。但既然诸位愿意推举他为摄政王,朝中便不能有两位姓陆的权臣。”

他抬手,缓缓取下头顶的乌纱帽。

“老夫今日,也该将这顶官帽归还了。”

一旁的孟昭急忙出声劝阻:“丞相,您这又是何苦?我等皆相信您对社稷的一片忠心!”

陆朝仪淡然一笑,目光掠过殿上群臣,最终落在那空悬的龙椅之上,眼神复杂。

“当年我入朝为仕,一步步走向高位,家父亦毅然退位避嫌。我陆家,自始至终绝无篡位之心。不过是皇家子嗣凋零,朝局动荡,不得不暂担重任,以稳民心。”他顿了顿,声音略显沙哑,“我已年迈,承蒙诸公不弃,不然,早就该颐养天年了。”

言罢,他面向那空荡荡的龙椅,重重跪下,俯身三叩。

“臣,陆朝仪,退下了!”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良久,他在百官注视下缓步退出朝堂。

人群中,似有人悄悄拭泪,似有人低声叹息,更有人面露忧色。

孟昭不再言语。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陆朝仪此举,看似急流勇退,实则是以自身前程,为儿子铺一条平步青云之路。他已主动退位,谁还有理由反对陆逍出任摄政王?

思及此,孟昭转而奏道:“既立摄政王,按祖制,须另设四位辅政大臣,以佐国政。老夫年迈,自不堪重任。论资历,安国公算一位……”

话音未落,许平山已洪声打断:“怎么?一个退,一个个都要退?老子也一把年纪了!你们要是都退我也退,论文治,辅政大臣之首非你孟昭莫属,推辞什么!”

纪明霞那日额外嘱托过他,不要让孟昭远离朝堂核心,他记的真切。

百官相视,窃窃私语声在殿内轻轻回荡。

几位老臣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资历浅的官员则屏息凝。

陆逍也忙上前,语气恳切:“太傅,您佐政是众望所归。”

孟昭顺势勉强应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又道:“其余二位,我看佐都御史陈大人还算稳妥。。。鸣野,你看还有谁合适。”

佐都御史陈宏正掌百官监察,为人处世向来圆滑,从不轻易表态,放在这个位置自是无人反对。

至于这最后一人,孟昭必须让给陆逍决定。否则,明日朝堂上就该议论谁才是真正的摄政王了。

陆逍微微一笑,目光扫过满朝文武,从容不迫:“我看文臣武将各占一半最为合适。安国公是征远军统领,已是武将代表;这最后一角,自当由护国军统领魏将军填补,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殿内一时寂静。魏家与陆家有姻亲关系,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放眼古今,也只有惠帝那样疏于朝政的君主,才会纵容文臣武将高位联姻。

不过眼下陆逍字字有理有据,更无人愿意在这当口得罪这位新摄政王,未来的皇帝生父。

几位重臣交换眼神后,纷纷躬身:

“臣等附议。”

“魏将军确是合适人选。”

“如此安排,甚妥。”

这事,也就这般定下了。

不满意的自然有,可上头那几位都不说什么,下头的人更是不敢言语。

只是到拟旨的环节闹了些笑话。

一个个争权夺利,却又不得不讲究正统,一番推却下那个写诏书的人都没有。最后竟将笔墨玉玺送到了彩绮阁。

纪明霞见这东西,便也知是什么意思。她从前没少帮父皇拟旨,下笔倒是自然。

笔墨未干,来人便要匆匆将诏书和玉玺拿走。

纪明霞拦住他,笑道:“替我关心一下摄政王殿下,今日身体如何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