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稍后前去问安。”他说完,并未再多言,便带着刘永,朝着寺中客院的方向走去。
直到那脚步声远去,明兰才缓缓直起身,只觉得后背又是一层薄汗。她看着那主仆二人消失在竹林深处,心中五味杂陈。
他方才那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威势,与在盛家时那温和宽仁的皇子形象判若两人。这才是天家子弟真正的模样么?
而他最后那句“前去问安”,更是让她心头惴惴。殿下亲自去向祖母问安,这……
“姑娘,殿下走了。”小桃小声提醒道。
明兰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压下纷乱的思绪:“我们回去吧,莫让祖母久等。”
回到静室,明兰并未提及方才遇见赵暄之事,只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果然有知客僧前来通报,言道皇子殿下前来向老太太问安。
老太太显然也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吩咐请进。
赵暄进来时,已换上了一副温和守礼的模样,对老太太执晚辈礼,言谈间只说是偶遇,既知老太太在此清修,理当前来问安,语气谦和,令人如沐春风。
老太太应对得体,感谢殿下关怀。
赵暄并未久坐,略说了几句闲话,问候了老太太身体,便起身告辞。自始至终,他的目光都未曾特意落在明兰身上,仿佛她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陪客。
然而,在他转身离去时,宽大的袖摆拂过桌角,一样物事“啪”地一声轻响,掉落在了明兰脚边的地上。
那是一支通体青玉雕成的竹节管小笔,笔杆温润,竹节分明,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明兰一愣。
赵暄脚步停住,回头看了一眼,神色如常,只淡淡道:“一时不慎,竟掉了东西。六姑娘,有劳。”
明兰只得弯腰拾起那支笔,触手冰凉温润。她上前两步,双手奉还:“殿下,您的笔。”
赵暄却没有立即接过,目光在那支笔上停留片刻,又抬眼看她,语气随意:“这支青玉竹节笔,孤用着尚可,书写小楷颇为顺手。六姑娘近日既在临帖,或可一试。”
明兰手一抖,险些将笔掉落。他……他竟将她临帖的事记得这般清楚?还以此为由赠笔?
“殿下,这……”她下意识想推拒,如此贵重之物,她怎能收?
“不过是支笔而已。”赵暄打断她,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盛家家风清俭,想必此类玩物不多。既于习字有益,便留着吧。”
说完,他不再给她拒绝的机会,对老太太微一颔首,转身便带着刘永离开了静室。
明兰僵在原地,手中那支青玉竹节笔,仿佛有千斤重。
老太太看着她手中的笔,又看了看赵暄离去的方向,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道:“既是殿下赏的,便好生收着吧。只是……记得祖母与你说过的话。”
明兰握着那支冰凉剔透的笔,指尖微微发颤,心头一片混乱。
这突如其来的“赏赐”,比之前所有的关注都更让她心惊。他究竟想做什么?
回府的马车上,明兰一路无言。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秋色,只觉得那看似逃离的清净,终究只是一场幻影。
而那只青玉竹节笔,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她的袖袋里,像一枚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
佛寺偶遇,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她不敢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