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灿面对她夸张的表情有些不知所措,但他的语气依然平静,“没有。公开信息查的,他们团队的一些论文和专利在网络上都能找到。”
“所以这种查找和关联信息的能力是你们专业的训练带来的吗?”
“嗯……这应该是所有研究生的基本功吧,信息检索。”林灿思考片刻后平静地回答。
詹宁没有放过这个话题,她立即接上了专业介绍的话题,开始引导他介绍他们专业需要的核心能力与日常学习以及就业现状。
林灿继续侃侃而谈,詹宁则专注地听着,不时作为“观众嘴替”,提出犀利而精确的问题,反应灵动。两个原本不同专业和职业的人,竟然探讨得异常地流畅而深入。
-
此刻镜头里的画面,比起上次的高中影像,仿佛流淌着一种更为深刻的默契和羁绊。
詹宁的专业素养体现在细节里。她像是料到林灿今天的穿着会偏向于沉闷的深色,因此特地选了一件酒红色复古衬衫,搭了一条蓝色牛仔高腰裤,头发用丝巾扎了一个辫子垂在一侧。这身打扮既考虑到了视频受众是年轻学生与家长,显得得体又大方,又使画面色调瞬间活跃起来。
即便是非美妆主题的视频,詹宁也从不在妆容上懈怠。她今天戴着珍珠耳环,车厘子色唇釉显得明媚又开朗。当她开口时,谈吐得体而幽默有梗,不愧是红了好几年的顶流博主。
乔雨绵之前经常感叹,詹宁这样美丽可爱又优秀的人一直单身,只能说事业心太强了。可自从她知道了詹宁的前男友是林灿之后,突然又莫名生出几分理解——曾有名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
她不禁有些好奇,前些天詹宁还因为要找林灿拍视频显得那样憋闷,她以为甜蜜的外表下藏着多么不堪的过往。可眼前镜头前的两个人似乎默契得不必多言。
或许,是镜头创设了一个纯粹的情境,明确的拍摄目标让人忘记了曾经的过往,放下了心中对彼此的设防,回归到两个人最真挚的对话。
-
不知不觉,拍摄已经进行了接近三小时,乔雨绵轻声提醒了詹宁到最后一个环节。
詹宁心领神会,她将话题引向近期网络热点,这是访谈的必备环节——为了蹭热度或者上一些高度。紧扣今天“专业选择”这个主题,她抛出了“文科无用论”这个颇具争议的靶子。
林灿垂眸思索片刻,这个问题他并没有提前准备,因为形式比较像闲聊,主要是说自己的观点。
“嗯,关于这个说法,”他抬眼,目光沉静,“我想从一个现象说起,大家可能都注意到,我们国家的高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为什么仍然保留着大量的普快的列车?”
他略微停顿,继续道,“其实答案也很容易想到,最直接的当然是经济层面的考量。群体发展的水平不一样,对成本和速度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幻想能着用技术立刻解决所有的东西是不切实际的。”
“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保留一种务实而温暖的关怀,为那些需要精打细算的人提供一种可负担的选择。让那些愿意以更长旅途为代价换取经济上可行性的普通人,依然拥有维持生计或者踏上旅途的权利。”
他的语气笃定而温和,“这份温度和关怀,我想可能是反驳‘文科无用’观点的一个论据吧。”
“也许此刻,有一些知识或者群体,他们的作用并不是外显的,立刻就能创造价值的,但是我从来不认同也绝不相信他它们就是没有价值的。”
林灿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詹宁用手撑着下巴忘了放下,望着林灿,她突然感觉他的眼神里有什么东西是多年过去始终未曾改变的,像星辰般耀眼,牵动着她的心。
林灿侧过头看到她,她的脸上的神情……或许可以称为“仰慕”吗?
他笑了一下,接着说道:“当然,这些是比较大的层面。回归到我们个体而言,像高考志愿这样的选择,一定是人生中很关键的一个节点。但是,关键并不代表这就能决定我们的人生。”
“当下选择的,未必能在未来开花结果。而曾经错过的,只要心里还有念想,兜兜转转可能还会重逢。”
话音未落,他毫无征兆地转头看向詹宁,吐出几个字:
“就像你一样。”
“我?”詹宁猝不及防,原本还在接收着他的观点,自己却突然被提到。
詹宁愣了一会儿,没说话,有些冷场,她心想这段肯定要剪辑了。她深吸一口气,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林灿所言的是什么意思。
她问,“你是说我做博主的事吗?”
詹宁现在的工作是博主,她在自媒体这个赛道上做到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有几分运气成分,可没有人知道,她年少时的梦想正是和传媒有关。
只是传媒是普通家庭负担不起的道路,至少对她的家庭来说是不够稳妥的选择,因此她也一直学的理工科。
“对。”林灿轻声回答,语气却坚定。
詹宁极少在镜头面前讲起自己的事情,此时也一样,为了不让视频内容变得冗长,她只简单点了一下今天的题,就收尾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喜欢我的视频请给一个一键三连哦。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勇敢选择,前途灿烂。也感谢林学长给我们带来的干货分享,最后请林学长对大家再说一句话吧。”
“那就祝愿大家人生精彩吧,不止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