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狗都不当txt > 第一百九十五章 高丽(第2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 高丽(第2页)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支持者称其“破千年积弊”,反对者则骂“动摇国本”。沈仲衡临行前留下一句话:“陆明远欲以匹夫之力逆天道,终将自焚于烈火之中。”

陆明远听后只淡然一笑:“天道若容贪官横行、百姓泣血,那这天道,我不认。”

四月二十,京城突降暴雨。连日阴雨导致护城河水位暴涨,东门外几户低洼人家被淹。陆明远闻讯冒雨前往,只见数十灾民挤在临时搭建的棚屋下,孩童啼哭,老人瑟瑟发抖。地方官府迟迟未派粮赈济,只派人张贴告示:“待奏请朝廷,另行处置。”

陆明远当场怒斥:“等你们奏请完,人都饿死了!”他命随从打开自家米仓,先调三百石粮食分发,并责令巡城司立即启用应急储备金采购柴薪、药品。

一名老妇跪地磕头:“大人,您真是活菩萨啊!”

陆明远扶起她,声音沉重:“我不是菩萨,我只是个还不想闭眼的官员。你们不该感激我,该问为什么到了今天,还要靠一个路过的大官才能拿到一口饭?”

当晚,他在《民生录》中新增一页:

>“四月二十,雨。柳河沟外堤溃半尺,百姓流离。非天灾,乃人祸。制度有备荒之名,无救急之实。责任不在基层小吏,而在中枢迟缓、信息阻塞。建议:建立‘灾情直通车’机制,凡遇紧急状况,地方可越级上报监察院,七日内未响应者,问责省部级主官。”

与此同时,阿禾在黑水渡取得关键突破。她伪装成采药女混入一艘运盐船上,发现舱底夹层藏有密信,使用一种罕见的“藤纹火漆”封缄。经比对,竟与兵部侍郎周廷章书房所用火漆印章完全吻合。更重要的是,信中提及“七月十五,姑苏码头接货,照旧例付三成定金”,并附一首诗谜:“柳絮随风转,桥头见月明。旧人归故里,莫忘酬君恩。”

阿禾抄录全文,连夜遣鸽传信。陆明远收到后,立即召集技术匠人破解诗谜。不到两个时辰,便得出答案:地点为苏州枫桥,时间为沈仲衡归乡途中歇脚之夜,所谓“旧人”,极可能指当年参与军饷造假的老部下。

“他们在交接赃款。”陆明远眼中寒光闪动,“而且选择在沈仲衡返乡路上,既掩人耳目,又借其威势震慑旁人。”

他当机立断,下达三道指令:一、命秦九率精锐影察提前潜伏枫桥周边,布控所有出入路径;二、通知苏州知府,以“例行巡查河道治安”为由增派水警巡逻,制造紧张氛围,逼对方改变交接方式;三、派快马赶赴云南,令阿禾暂缓深入追查,迅速返京述职??她已暴露风险,不宜久留险地。

五月五日,端午。京城张灯结彩,百姓赛龙舟、吃粽子,一片祥和。唯有陆明远府邸灯火通明。他正在审阅一份由“明笔堂”转来的诉状:湖广荆州府某县令强征民女入府为婢,受害者家属上告屡遭驳回,甚至被诬“诽谤父母官”而拘押。诉状末尾附有该县历年“孝廉评选”名单,赫然发现,每届当选者皆为其亲属或门生。

陆明远拍案而起。这不只是个案,而是系统性腐败的缩影??以道德名义行权力垄断之实。所谓“孝廉”,早已沦为官官相护的遮羞布。

他提笔拟写《关于废除地方道德评议垄断权的提案》,明确提出:今后所有涉及官员品行评价的机制,必须引入第三方监督,包括平民代表投票、跨区域交叉审核、公开答辩等程序,并将结果录入全国诚信档案系统。

正当他伏案疾书之际,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秦九浑身湿透闯入,手中紧握一封滴水未沾的油纸信。

“大人,枫桥有变!”

“讲。”

“周廷章并未亲自赴约,而是派其心腹幕僚携箱赴会。对方接头人是一名戴斗笠的老者,双方交换物品后匆匆离去。我等不敢轻动,只拍下那人侧脸……您看一眼就知道是谁。”

陆明远展开画像,瞳孔骤缩??那老者眉骨高耸,右颊一道刀疤,竟是十年前supposedly死于战火的前兵部库使朱七!此人曾负责军饷调度,失踪后被列为阵亡烈士,抚恤金发放至其‘遗孀’名下。

“他还活着……而且一直躲在沈仲衡身边。”陆明远喃喃,“原来如此。所谓的‘病退归乡’,根本就是金蝉脱壳,把烂摊子留给朝廷,自己带着秘密全身而退。”

他猛地站起身,下令:“封锁所有通往江南的驿道,暂停沈仲衡行程。另调五百影察精锐,即刻南下,我要在他们把最后一块拼图销毁之前,亲手撕开这张网!”

然而,就在命令发出半个时辰后,南方急报传来:沈仲衡所乘官船于太湖遭遇风暴倾覆,全船十三人无一生还。搜救渔民称,仅捞起几片残木与一只绣着“文渊”二字的锦囊。

陆明远站在窗前,久久不语。雨又下了起来,打在瓦片上噼啪作响,像是无数冤魂在叩门。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沈仲衡或许真死了,或许只是又一次金蝉脱壳。但那张横跨军政、买卖功名的巨网仍在运转,它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消失而崩塌,反而会更加隐蔽、更加冷酷。

他转身走向书架,取出一本泛黄的手札??那是母亲生前留下的记账本,记录着忻州老家每年收成、赋税、婚丧开支。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小字:“愿吾儿明远,做个心里有秤的人。”

他轻轻抚摸那行字,低声说道:“娘,我一直在努力。哪怕这条路走到黑,我也要把这杆秤,交给下一个敢抬头看天的人。”

窗外,雨渐渐停了。一轮新月悄然升起,照亮了庭院中那口古井。井水清澈,映出满天星斗,也映出一个孤独却挺直的身影。

他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谎言浮现,会有新的权贵冷笑,会有新的百姓哭泣。

但他也相信,只要还有人在记账,有人在追问,有人愿意把真相装进陶罐埋进井底??那么总有一天,光会从裂缝里照进来,照亮每一寸曾被阴影覆盖的土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