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也知道,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也不能因此过于苛责自己啊。”
对于太后的劝慰,李承影则显得更加谦逊,“小民怎敢与前贤相比,但在孝顺父母这一点上,小民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正是因为明白这份责任,所以更不敢轻易言及其他事情。”
他的话语虽显谦卑,但其背后却蕴含着对自我要求极其严格的态度。
话音刚落,原本还显得和颜悦色的孙太后突然变了脸色,语气转而变得严厉起来:
“宣府大营里发生的那件事情,听说是你在背后指使陛下当众拜师,此事可有虚实?”
显然,这个问题已经触及到了皇宫内部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了一种紧张而不安的气息。
李承影心中不由自主地撇了撇嘴,对于这位孙太后的真实印象更加确定了——与那位聪明睿智、心思缜密的张太后相比,这位实在是逊色不少。
“草民惶恐不已。”
李承影微微低下头,尽量表现出恰到好处的恭敬和畏惧,“此事草民亦是在大营之中才刚刚得知。
想来是因为陛下不想轻易透露自己那宏伟壮志的缘故吧,他特意选择了由微臣这样一个默默无闻之人作为使者。
起初草民也曾试图推辞,但考虑到违背陛下心意会破坏朝中规则,因此只好从命而来。”
孙太后面露温和之色,“不必如此紧张,哀家只是随口问问而已。
就算你现在跪拜,哀家也不会责怪于你,毕竟皇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嘛。”
她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意。
虽然对于宫中的诸多事情早已洞悉一二,但是李承影这般机敏的回答还是令她颇为满意。
片刻之后,她又问道:
“那么,对于即将获得爵位一事,你个人如何看待?”
“草民绝不敢接受!”
李承影几乎是在瞬间便脱口而出,仿佛这个决定他已经深思熟虑很久一般。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孙太后的兴趣,“哦?”
她轻声询问道,“何以见得呢?给哀家讲讲你的理由吧。”
李承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
“草民不过是山野之间一介粗人罢了,在得到皇恩浩**之前,从未离开过那片贫瘠的土地。
虽有幸蒙受陛下青睐提拔进入朝廷效劳,可至今为止并未能为国家建立显著功勋。
况且,自小生活在边远寒冷之地长大的我,文化知识相当有限,更不用提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了。
加之性格粗犷直率,并不适合作为一名贵族存在于这繁华都市之中。
故而……草民坚决不敢接受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