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平行
吴娥一行三人在喀什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在酒店吃过早饭,王勇就发动车子驶出酒店,导航去往泽普县。三人在国道上畅谈着胡杨林的时候,一辆警车就在他们车边超越经过。
吴娥并不知道,柯克纸就在这辆警车里,与她平行一了段路程。当然,柯克纸和他的同事前往泽普并不是去看胡杨,而是追寻村民丢失的赛马。
三人相约早餐时,吴娥对王勇说,既然艾米丽与“风筝男孩”变得缥缈,那下一站就不该错过想看的风景,继续训练“制造美梦”的本领,昨天维吾尔族姑娘热情介绍家乡的胡杨,突然很想去看看了!王勇顺水推舟说,那地方不错,有个金湖杨森林公园,也就两百公里路,我们是自驾游,这个线路没问题。
罗娟也表示赞同,说,我最喜欢看金色的胡杨了,阿克陶的郊处也有胡杨林,有一天我和同事摸黑起来,随便在楼下找了辆自行车,骑到郊外旷野的胡杨林里看日出,那风光可美了!
吴娥对罗娟说,在赣南老家我最喜欢看枫叶,有一次和柯克纸去城南的一个山村里看枫叶,柯克纸居然在枫树下大谈新疆的胡杨。吴娥当然知道,这其实是“帕米尔的风”吹过来的胡杨。柯克纸说,新疆胡杨与赣南红枫,相同点是用燃烧的方式呈现大自然的美色,但由于火焰色泽和自然背景的迥异,前者恣意铺展,浩瀚一如汪洋;而后者矜持内敛,零星装点山河,这其实就是北方性格与南方性格的区别所在。吴娥至所到要去看胡杨,与柯克纸这些言论分不开。
而在柯克纸心里,吴娥就像赣南山中的红枫,秀美温婉,是典型的南方女子气质;而艾米丽呢,虽然生在新疆长在上海,但由于西去援疆,性格上就有了北方的阔朗大气。去往泽普的国道上,在与吴娥平行的这段征程中,柯克纸又跟同事谈起了案情。
柯克纸说,李队,你确定这匹丢失的赛马是被盗的吗?我总觉得这匹赛马可能不习惯城里生活,跑回了大草原。
柯克纸嘴上的李队,就是依布力的丈夫李知寒,是阿克陶治安大队队长。吴娥的失踪案,就是他通过特殊手段侦知“外逃”向南的。得知吴娥就是依布力同事,才知道“外逃”的只是手机,而不是吴娥本人。
当然,那时柯克纸还没有进入李知展的团队。柯克纸是和赣南另一个县老乡阿袁一起进疆。由于柯克纸和阿袁都是客家人,祖籍在河南,而李知寒是河南人,李所长笑称这两位援疆的同事是“老乡”。
李知展一边开车一边笑着回应说,小柯,我们办案呢不能用你的“文青”思维,虽然说有老马识途、胡马依风之说,但这些赛马早已经过专业的训练,融进了赛道上的生活,远离了大草原,就像那些搬迁进城的牧民,不是说全忘了大草原,而是习惯了城里的居民生活。
柯克纸说,李队,你别不相信这种动物的灵性,这是我们老家不久前发生的真实事情。有一次我和女友去城南的山村看枫叶,小山村是少数民族村落,打造成了乡村旅游点,城里人喜欢进山看枫叶、玩溪水。村民看到突然人气旺盛,摆起了摊点,烧烤啊,小吃啊,特产啊,还有个村民别出心思买了匹马,让游客合影收费。但这匹马有一天突然不见了,民警追随足迹,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那么你们猜猜,是不是被盗的呢?
阿袁笑着说,你这个谜题太露底了,李队还会不知道你的答案是逃跑的?李队也笑了,说,你说说我们赣南的同行们怎么找马的吧。
柯克纸说,民警找到了马,但没找到盗马的人,这马悠闲自在,一点儿也不像是被盗,民警仔细查看路上的足迹,也不见人马相随的痕迹。失主和民警一起找到了马,倒是突然醒悟说,这条路不就是我和马进村的路啊?!难道这马是想沿着来路一直往回走,去找它的同伴?
阿袁笑着说,我知道了,我们老家兴国就不少人趁着乡村振兴工程多,建起了马帮专门帮助工地驮运建材,这役马老病之后就被卖给乡村旅游点当景观和道具,我在老家办过不少这样的失马案,但有的确实是被盗,有的是失踪逃跑,逃回原来马帮找同伴的也确实有过。
柯克纸说,那山村的马八成就是从你们兴国买过来的,只是民警出动迅速,这马还走得不远,但明显是沿着老路想回去。
李队笑着问,那你们说说,这逃跑的马儿是想回去是回哪里去呢?兴国的马帮也是从北方运过去的马吧?这逃跑的马是想回兴国还是想回北方?就像你们客家人,河南才是你们的老家啊。
柯克纸说,李队你可别笑,我们如果去泽普找不到赛马,说明这马是逃回大草原了,我们得询问失主是从哪里买来的。阿袁说,小柯,虽然说我们来援疆是帮助新疆提升警务,可我们也是来学习的,人家李队也是内地干部,而且比我们熟悉新疆,办过多少漂亮的案件,我们就安心跟着李队吧!
李队说,你们也不必谦虚,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啊,干我们这一行的,就要多多动脑子,我虽然说小柯的想法是“文青”思路,但他关心社会关心时事,也是根据真实案例推理的,跟网络小说搞穿越和玄幻完全不是一回事,是吧?
阿袁说,小柯是个积极上进的好同志,这点我完全认同,通过卫生评比和读书班的事,我就看出来了!柯克纸一听阿袁说到卫生评比,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他立即想起了刚来新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