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烧制……”
“我是说,水晶也能用人工的方法烧制出来。”
“比例是三沙一碱掺黏土,跟烧制陶瓷的方式类似。”
赵奇一边配置沙子的配方,一边详细地给这些工匠们讲述烧制玻璃的方式与注意事项。
“有时候还需要加槐花蜜!”赵奇靴尖勾起个陶罐,黄褐糖浆泼在砂堆时激起的酸味呛得人直咳嗽。
“看好了,蜂蜜可以当做粘合剂!。赵奇拿着桦木棍将沙子搅出漩涡,包裹着晶粒的粘稠浆团在火光下泛着琥珀光。
“搓成鸽卵丸子,可以耐得住窑火高温,也方便融化。”
赵奇将这些黏糊的沙子倒入土窑的凹槽内,让众人开始烧柴加热。
两个时辰之后。
土窑里面的火焰逐渐转青。
这是火焰到达了一千五百度以上的表现。
赵奇在窑顶观测孔看到这一幕之后,立刻吩咐道:“抽板,翻窑!”
四个工匠马上拽动牛皮索,铸铁闸门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只见土窑里面,暗红流光倾泻而出,堆在铁叉上的泥沙早成了半透明胶体,在凹模里咕嘟冒泡。
这就是“玻璃液”。
郭把头用磨刀石轻蹭瓶口,看到这些清亮的**,他泪纵横:“五十七年了……当年广阳窑用活人祭窑神,也炼不出这等透亮的料!”
玻璃液的可塑性很强,跟糖浆类似。
可以让人“揉捏”成想要的形状。
接下来,赵奇又教这些工匠吹玻璃、塑形、冷却等等都教给了他们。
这些工匠如痴如醉地学习着,他们对于赵奇佩服得五体投地。
将沙子这种一文不值的东西,直接化腐朽为神奇,变成晶莹剔透的水晶。
要不是亲眼看见,他们绝对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神奇之事!
“比起我们烧制的白瓷都要光滑!”这些人抚摸着已经冷却的琉璃,倒抽冷气之声不绝于耳。
忽然,
郭把头“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对着赵奇连续磕了三个响头:“赵大人大恩,我郭把头做牛做马也难以回报!”
“我郭氏后代愿意做奴做仆,侍奉大人以及大人的后代。”
其他的工匠听到这话,先是一愣。
然后瞬间反应过来了。
这种将沙子变成水晶的奇术,价值连城。
只要他们一人学会了,后代都能靠着烧沙子成为家财万贯的富翁。
更重要的一点……
赵奇烧制出如此珍贵的水晶,不是用来倒卖,也不是用来上贡。
而是用来赏赐自己的士卒。
这样的好主公,哪里找?
现在不效忠,什么时候效忠?
他们也是跟着跪了下来:“叩谢大人传授之恩。”
脑袋砰砰地磕地有声。